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茯神膏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定志: 酸棗仁性味甘酸,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的功效。其與方中茯神、辰砂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增強鎮靜安神之效,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 益氣養血: 酸棗仁亦能補益心脾,改善氣血不足,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於因氣血虧虛所致的失眠、心悸、頭暈等症,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辰砂茯神膏中包含代赭石,主要原因有二:
- 平肝鎮驚: 代赭石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之效。茯神性甘平,入心脾經,能寧心安神,與代赭石相合,協同作用,可有效平息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不安、驚恐失眠等症。
- 止嘔止眩: 代赭石能降逆止嘔,而辰砂則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止眩的功效,二者合用,可有效緩解眩暈、嘔吐等症狀。
辰砂茯神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苦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辰砂茯神膏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精神恍惚等症,而乳香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腦供血,同時消腫止痛作用能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症狀,進而增強方劑的療效。
辰砂茯神膏中包含茯神,主要原因有二:
- 安神定志: 茯神性平味甘,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寧心安神的功效。與辰砂搭配,可加強鎮心安神之效,適用於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症。
- 益氣健脾: 茯神亦具益氣健脾之效,能補益心脾,改善心氣虛弱、脾胃不和等症狀。此功效有助於增強整體體質,配合辰砂的鎮心安神作用,達到更全面、更持久的效果。
辰砂茯神膏中包含硃砂,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茯苓、遠志等藥材,可有效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
二、外用殺菌: 硃砂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用於治療皮膚感染、瘡瘍腫毒等。辰砂茯神膏中加入硃砂,可增強膏藥的殺菌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辰砂茯神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之效,可助茯神安神、寧心,增強藥效。
- 活血化瘀: 辰砂有鎮心安神、解毒消腫之功,與麝香合用,可活血化瘀,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麝香與辰砂相配,可增強整體療效,達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茯神膏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潮涎搐搦、手足抽掣等症,其核心病機為**「心神不寧,肝風內動」**,屬中醫「驚風」範疇。小兒元氣未充,易受驚恐或外邪引動內風,導致痰熱上擾、心神失守,表現為抽搐、煩躁、夜啼等。方中以「鎮心安神、平肝熄風」為原則,兼顧化痰開竅,契合小兒「肝常有餘,脾常不足」之生理特性。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朱砂(辰砂)
- 性寒質重,專入心經,鎮驚安神為主藥。
- 針對驚風痰熱上攻,安定神魂,抑制抽搐。
茯神
- 甘淡平,善寧心安神,健脾滲濕,輔助朱砂定志,兼防痰濕蒙蔽心竅。
酸棗仁
- 養肝血、補心陰,斂汗生津,緩解驚啼不眠,與茯神協同調和心肝陰血。
代赭石
- 重鎮降逆,平肝熄風,沉降浮陽,治抽搐、嘔涎,與朱砂共成「重鎮熄風」之勢。
乳香
- 活血行氣,通絡止痛,緩解腹中疒丂痛(氣滯血瘀之腹痛),兼助痰瘀消散。
麝香
- 芳香走竄,開竅醒神,透達痰濁,引藥入心腦,急症中助回蘇定搐。
治療原理與配伍邏輯
- 重鎮安神:朱砂、代赭石沉降浮陽,直接鎮攝風動。
- 養心柔肝:茯神、酸棗仁滋養心肝,標本兼顧,防重鎮傷正。
- 化痰通絡:乳香活血,麝香開竅,解除痰瘀阻絡之搐搦。
- 整體協同:以「鎮、養、通」三法並行,急則治標(熄風鎮驚),緩則顧本(養心安神)。
此方結構嚴謹,針對小兒驚風「風、痰、熱、驚」四大病機,體現中醫「異病同治」思維,凡見心神擾動、肝風內旋之證,均可辨證施用。
傳統服藥法
酸棗仁(淨,去殼)1兩,代赭石(燒,醋淬,研)1兩,乳香(炙,別研)1兩,茯神(去木)1兩半,朱砂(研,飛)半兩,麝香(研)1錢。
常服鎮心、安神、定志。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服1丸,用金銀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辰砂茯神膏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茯神膏, 出處:《局方》卷十(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酸棗仁(淨,去殼)1兩,代赭石(燒,醋淬,研)1兩,乳香(炙,别研)1兩,茯神(去木)1兩半,朱砂(研,飛)半兩,麝香(研)1錢。 主治:常服鎮心、安神、定志。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潮涎搐搦,手足抽掣,心膈煩躁,及驚啼,睡不寧貼,腹中(疒丂)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