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中虛丹」中含有「硃砂」,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功效。中虛丹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硃砂可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
二、 活血化瘀: 硃砂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中虛丹在治療過程中,常伴隨氣血運行不暢,硃砂可輔助改善血液循環,進一步提升療效。
然而,硃砂有毒性,需謹慎使用,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虛丹方劑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陽補虛: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之功效。對於中虛之症,如脾腎陽虛、氣血虧虛、寒凝血瘀等,附子可溫補陽氣,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凝血瘀,從而達到補虛扶正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中虛丹方劑中通常會加入其他藥物,如人參、黃芪等補氣藥,以及肉桂、乾薑等溫陽藥。附子與這些藥物配伍,可起到相輔相成、增強藥效的作用,達到溫補陽氣、扶正祛邪的功效。
中虛丹方劑中包含豬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心益氣:豬心性平味甘,入心經,具有補心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中虛丹針對心氣虛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等症狀,而豬心能補益心氣,改善心臟功能,從而緩解這些症狀。
- 固腎補虛:豬心與腎經亦有密切關係。腎主精血,心主血脈,兩者相互依存。豬心除了補心,也能補腎,有助於提高腎臟功能,改善精血虧虛,進而增強體質。
因此,中虛丹方劑中加入豬心,正是利用其補心益氣、固腎補虛的功效,達到治療心虛症狀的目的。
中虛丹中含有酸棗仁,主要基於其寧心安神、養血滋陰的功效。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肝經。其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可緩解心悸失眠、精神不寧等症狀。同時,酸棗仁還具養血滋陰之效,能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心煩口渴等症狀。因此,中虛丹中加入酸棗仁,可以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滋陰補虛、安神定志的功效,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中虛丹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是因為乳香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中虛丹多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血瘀經閉等症狀,乳香有助於改善血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行氣止痛: 乳香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中虛丹的方劑中,往往也加入其他具有行氣止痛作用的藥材,如川芎、當歸等,乳香可以配合這些藥材,增強止痛效果。
總而言之,乳香在中虛丹方劑中,起著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氣血不足、血瘀經閉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虛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心血耗散,心志不寧」,屬中醫「心虛」範疇。
- 心血耗散:指陰血虧損,心失所養,常見心悸、健忘、失眠等症。
- 心志不寧:因心血不足或心陽不振,導致神志不安,表現為煩躁、多夢、易驚等。
此證多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或久病體虛,使心神失攝。中虛丹以補益心氣、鎮靜安神為核心,結合溫陽、養血之品,標本兼治。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朱砂(辰砂)
- 用量:6錢(酒煮、懸胎法炮製)。
- 作用:
- 鎮心安神:朱砂性微寒,質重沉降,直入心經,能清心火、定驚悸,為治療心神不寧之要藥。
- 炮製意義:
- 酒煮:減其寒性,增其通行血脈之力,助藥性入心。
- 懸胎煮:避免沉底焦化,確保藥性純和。
2. 臣藥:附子
- 用量:2枚(切作盒,納朱砂後蒸製)。
- 作用:
- 溫補心陽:附子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能振奮心陽,助朱砂溫通而不涼遏。
- 配伍邏輯:
- 「附子盒」炮製法:朱砂納入附子中蒸製,使附子溫陽之性滲入朱砂,協同發揮「溫鎮心神」之效。
- 去附子末:留其性而去其燥烈,避免過耗陰血。
3. 佐藥:獖豬心、酸棗仁、乳香
- 獖豬心:
- 以形補形:中醫取象比類,用豬心引藥入心,補養心血。
- 蒸製去心:取其載藥之性,助朱砂、附子藥力融攝。
- 酸棗仁:
- 養肝血、安心神:炒用補益為主,治虛煩不眠。
- 乳香:
- 活血定痛:助心血運行,兼緩心悸胸悶。
4. 使藥:山藥糊丸、人參湯送服
- 山藥:補脾益腎,固護後天,防朱砂、附子之峻。
- 人參湯:大補元氣,助心氣推動,強化全方補虛之效。
治療原理綜論
- 鎮靜與溫補並行:
- 朱砂鎮靜安神,附子溫通心陽,一寒一熱,相反相成,共調心神。
- 血肉有情之品引經:
- 豬心為載體,增強藥效趨向心經。
- 動靜結合:
- 酸棗仁養陰靜心,乳香活血通絡,使補而不滯。
- 標本兼顧:
- 人參、山藥補脾益氣,從根本調養氣血生化之源。
此方結構嚴謹,融合重鎮、溫補、養血三法,針對「心虛神浮」之病機,展現中醫「複方協同」之特色。
傳統服藥法
朱砂6錢(懸胎,酒煮1伏時,如酒乾,旋添熟酒煮之,溫水浴淨),附子2枚(1兩2錢淨者,各切作4片,剜作盒子,分入煮了,辰砂在內,用線扎定。剜下附子末不用),獖豬心2個(各切開,去心中血,將朱砂盒子入在心內,合定,再用燈心鋪遍,以麻皮橫扎,甑蒸爛熟,去豬心不用),酸棗仁(去皮,炒)半兩,滴乳香半兩(並別研)。
上將附子(去皮臍)為末,辰砂別研細,四味拌研令和,度藥末多少,用乾山藥末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至30丸,臨臥煎人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虛丹具有溫補心陽、養血安神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中虛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朱砂6錢(懸胎,酒煮1伏時,如酒乾,旋添熟酒煮之,溫水浴淨),附子2枚(1兩2錢淨者,各切作4片,剜作盒子,分入煮了,辰砂在內,用線紮定。剜下附子末不用),獖豬心2個(各切開,去心中血,將朱砂盒子入在心內,合定,再用燈心鋪遍,以麻皮橫紮,甑蒸爛熟,去豬心不用),酸棗仁(去皮,炒)半兩,滴乳香半兩(并别研)。 主治:心血耗散,心志不寧。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