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七珍散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其補益氣血、振奮心脾的功效。
辰砂七珍散主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而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因此,加入人參可增強心脾之氣,提振精神,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辰砂七珍散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化痰開竅: 水菖蒲性辛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開竅之功效。辰砂七珍散以辰砂為主,具有鎮心安神之效,而水菖蒲則可配合辰砂,增強其開竅醒神之效,並能化解痰濁,使心神通達。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辰砂七珍散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加入水菖蒲可起到調和藥性,防止藥性過寒,並能增強藥物整體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
辰砂七珍散中包含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辰砂七珍散主治心腦血管疾病,而川芎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血管痙攣,有助於改善血瘀引起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配合辰砂,增強藥效: 辰砂七珍散中以辰砂為君藥,具有安神定志、鎮驚止痙的功效。川芎與辰砂相配,可增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效果,同時也能起到引導辰砂藥力直達病竈的作用,進一步提高療效。
辰砂七珍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肺散寒,止咳化痰: 細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宣肺止咳、化痰止喘之效。辰砂七珍散主治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細辛的加入可助於溫肺散寒,化解寒痰,緩解咳嗽氣喘症狀。
- 配合辰砂,增強療效: 辰砂具有鎮靜安神、解毒止痛之效。細辛的辛溫之性可促進辰砂的藥力發揮,增強其鎮靜安神、止咳化痰之效,從而提升整體療效。
辰砂七珍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邪: 防風味辛甘,性溫,具有解表散風之效。辰砂七珍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眩暈、耳鳴、肢體麻木等症,而防風可疏散風邪,解除表證,使藥力得以深入病竈。
- 調和藥性: 辰砂七珍散中含有許多寒涼藥物,如辰砂、石決明等,防風的溫性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甚的作用,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辰砂七珍散中含有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辰砂七珍散藥性偏寒,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可緩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氣損傷脾胃。
- 解毒護胃: 辰砂七珍散中包含辰砂,具有毒性,甘草具有解毒作用,能減輕辰砂對胃部的刺激,保護胃黏膜。
此外,甘草還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等作用,更能協同其他藥材,增強藥效,使藥效更為和緩。
辰砂七珍散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辰砂七珍散主治心火亢盛、神志不安、躁狂妄言等症,而生地黃可清心火,降熱氣,使心神安定。
-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之症。辰砂七珍散中常配伍其他燥性藥物,如辰砂、雄黃等,生地黃可起到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
因此,生地黃在辰砂七珍散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使方劑整體作用更加平和、有效。
辰砂七珍散中含有硃砂,乃因其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硃砂為硫化汞礦物,其性寒,味甘,入心經。古人認為其可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並能治療心悸、失眠、驚癇、癲狂等症。
辰砂七珍散主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癲癇狂躁等症,而硃砂作為其主要成分,正是利用其鎮心安神之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七珍散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産後血虛不語」,即婦女產後因氣血虧虛,導致心神失養、痰瘀阻竅,引發言語障礙。產後氣血驟虛,心脈失榮,兼夾痰濁或瘀滯,阻礙心竅,故見不語。方中以益氣養血、化痰開竅、鎮驚安神為核心,兼顧風痰或血虛之體質差異。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配伍
- 人參(1兩):大補元氣,益氣生血,助心脾之氣以促氣血上榮於舌本。
- 菖蒲(1兩):化痰開竅,醒神益智,通心氣以解語塞。
- 川芎(7錢半):活血行氣,引藥上行頭目,兼治產後血瘀滯絡。
輔助藥協同
- 細辛(2錢半):辛溫走竄,通窍散寒,助菖蒲宣通閉阻。
- 防風(4錢):祛風解痙,防外風引動內風,緩解產後體虛風動。
- 甘草(炙,3錢半):和中調藥,若用生地則兼滋陰涼血,制約溫燥。
- 辰砂(水飛,3錢):鎮心安神,清心火,防痰熱擾神致語謇。
加減法原理
- 肥人多痰濕:加半夏、茯神、僵蠶以化痰熄風,健脾安神。
- 瘦人多血虛:加當歸、蠍尾、鈎藤以養血活血、通絡解痙。
三、方劑作用機理
此方以「補虛、開竅、鎮驚」為軸心:
- 氣血雙補(人參、甘草/生地)搭配 活血通絡(川芎),改善產後血虛瘀滯。
- 化痰開竅(菖蒲、細辛)結合 祛風鎮靜(防風、辰砂),化解痰阻清竅與風動神擾。
- 體質加減針對痰濕或陰血不足之偏頗,標本兼治。
四、總結
辰砂七珍散通過益氣養血奠定基礎,輔以開竅祛風、化痰鎮驚,針對產後血虛不語的核心病機(虛、痰、瘀、風),體現中醫「同病異治」的辨證思維,尤其注重體質差異的靈活調整。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菖蒲1兩,川芎7錢半,細辛2錢半,防風4錢,甘草(炙,一作生地)3錢半,辰砂(水飛)3錢。
肥人,加半夏、茯神、僵蠶;瘦人,加當歸、蠍尾、鈎藤。
上為末。
每服3錢,薄荷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七珍散,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五。 組成:人參1兩,菖蒲1兩,川芎7錢半,細辛2錢半,防風4錢,甘草(炙,一作生地)3錢半,辰砂(水飛)3錢。 主治:産後血虛不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