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下積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丁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下積丸主治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丁香溫中散寒,可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寒凝氣滯引起的腹痛、腹脹。
2.行氣止痛,消積導滯:丁香辛香走竄,能行氣止痛,消積導滯。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食積不化等症,丁香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下積丸中加入丁香,可以起到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以及行氣止痛、消積導滯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
下積丸中包含砂仁,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消積: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行氣消滯,溫脾止痛。下積丸主治脾胃虛寒,氣滯濕阻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砂仁能溫脾散寒,行氣化積,促進消化吸收,緩解便祕。
- 健脾和胃: 砂仁還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砂仁能起到健脾開胃,促進消化,改善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砂仁在[下積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行氣消積、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於解決脾胃虛寒、氣滯濕阻導致的便祕等問題,達到治療目的。
下積丸中包含使君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驅蟲消積:使君子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驅蟲、消積的功效。下積丸用於治療積滯內停,症見腹脹腹痛、大便不通等,而使君子可以驅除腸道寄生蟲,幫助消食積滯,緩解腹脹便祕等症狀。
- 疏肝理氣:使君子亦有疏肝理氣之效,對於因肝氣鬱結而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下積丸中往往配合其他疏肝理氣藥物,如柴胡、枳殼等,共同起到疏肝理氣、消食積滯的作用。
下積丸中加入烏梅,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收斂止瀉: 烏梅性酸澀,味甘,入肝、脾、肺經,具有收斂止瀉之效。下積丸主治脾虛腸滑,氣虛下陷,導致大便溏瀉、腹痛等症狀,而烏梅可收斂腸道,固澀止瀉,緩解腸滑的症狀。
- 消食化積: 烏梅有消食化積的功效,能促進消化,幫助腸胃蠕動,改善食積停滯。下積丸中加入烏梅,可輔助其他藥材消食化積,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解決下積之症。
下積丸中包含巴豆,其原因主要有二:
- 峻下通便: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經,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迅速通利腸道,排除積滯,適用於腸道積滯、大便不通等症。
- 消積化瘀:巴豆亦有破積消瘀之效,對於久積難消、瘀血阻滯的症狀,亦有輔助療效。
然而,巴豆性峻猛,使用需謹慎,需配合其他藥材以緩和其毒性,並由醫師處方,避免自行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下積丸主治「乳食傷積,心腹脹滿、氣粗壯熱、或瀉或嘔」,其核心病機為飲食停滯、積熱內生,常見於小兒乳食不化或成人食積。
- 乳食傷積:提示病因與飲食過量或消化不良相關,導致中焦氣機壅滯。
- 心腹脹滿:因積滯阻遏脾胃升降,氣機不通則脹滿。
- 氣粗壯熱:積滯化熱,陽明腑氣不降,熱壅上衝故見呼吸粗促、發熱。
- 或瀉或嘔:脾胃受損,清濁不分則瀉;胃氣上逆則嘔,反映積滯兼有濕濁。
此方針對實證積滯,尤其偏重寒熱夾雜、積滯兼蟲之證,透過消積、通下、溫中、殺蟲等多重作用緩解症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方劑組成解析
川巴豆肉(不去油)
- 主攻峻下寒積,瀉下之力強,能通腸腑、除壅滯,針對頑固積滯與腹脹。
- 巴豆性熱,可制約其他藥物寒性,適合寒熱錯雜之積。
丁香、縮砂仁
- 丁香溫中降逆,止嘔止痛,化解寒濕氣滯;
- 砂仁行氣化濕、醒脾開胃,助脾胃運化,緩解脹滿。
- 二者均為辛溫之品,既能制約巴豆之烈,又可溫中行氣,防止寒濕凝滯。
使君子(焙)、烏梅肉(焙)
- 使君子殺蟲消積,針對因蟲積導致的腹脹嘔瀉;
- 烏梅酸收安蛔,與巴豆之瀉形成「瀉中寓收」,調節腸道蠕動,兼防巴豆過瀉傷正。
爛飯為丸
- 米飯和胃護胃,緩和巴豆烈性,使攻下不傷脾胃。
橘皮煎湯送服
- 橘皮理氣化痰,增強行氣消脹之效,輔助藥物作用於中焦。
(二)配伍邏輯
- 攻補兼施:
- 巴豆攻積為主,配伍丁香、砂仁溫中護胃,烏梅、米飯緩和峻烈,形成「瀉不傷正」的結構。
- 寒熱並調:
- 巴豆性熱,烏梅性平偏涼,使君子微溫,整體偏溫但無燥熱之弊,適合寒熱夾雜之積滯。
- 消導與殺蟲並舉:
- 使君子、烏梅針對蟲積,巴豆、砂仁針對食積,擴展治療範圍。
(三)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通降陽明、溫運太陰」**調節脾胃:
- 通腑瀉積:巴豆直搗腸道積滯,迅速緩解脹滿。
- 理氣化濕:砂仁、丁香調暢氣機,解決濕阻氣滯。
- 安蛔殺蟲:使君子、烏梅針對蟲積潛在病因,標本兼顧。
適用於積滯重證,尤其伴隨蟲積、嘔逆者,然需精準辨證屬實滯方可投用。
傳統服藥法
丁香12個,縮砂仁12個,使君子5個(焙),烏梅肉(焙)3個,川巴豆肉(不去油)3個。
上為細末,爛飯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3丸,橘皮煎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下積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不宜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下積丸, 出處:《直指小兒》卷三。 組成:丁香12個,縮砂仁12個,使君子5個(焙),烏梅肉(焙)3個,川巴豆肉(不去油)3個。 主治:乳食傷積,心腹脹滿、氣粗壯熱、或瀉或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