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肝硬化腹水證治》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7%
腎經 15%
肝經 12%
胃經 8%
心經 6%
膀胱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補腎養血湯

整體功效

補腎養血,利水消腫。

主治

肝硬化腹水恢復期。

肝硬化腹水恢復期,是指肝硬化腹水已經消退,但肝功能仍然不佳的階段。此時患者常常會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腹痛等症狀。補腎養血湯可以補益肝腎、養血活血,緩解肝硬化腹水恢復期患者的不適症狀。

文獻參考

  1. 張金成. 中醫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2. 王琦. 中藥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傳統服藥法

鹽枸杞9克,制巴戟9克,制續斷9克,當歸9克,酒白芍9克,炒枳殼9克,澤瀉9克,木瓜9克,萆薢9克,川厚朴6克,漢防己12克,雲茯芩12克,北黃耆15克,竹茹30克。
補肝腎,養氣血。

方劑組成解釋

補腎養血湯由巴戟天、續斷、當歸、白芍、澤瀉、木瓜、萆薢、厚朴、防己、茯苓、黃耆、竹茹等中藥組成。其中,巴戟天、續斷、當歸、白芍、澤瀉、木瓜、萆薢、厚朴、防己、茯苓、黃耆等中藥均具有補腎益氣、養血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腹水恢復期患者的肝腎功能,緩解不適症狀。竹茹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患者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補腎養血湯有補益肝腎、養血活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服用補腎養血湯之前,應該先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
月經稀少
腹水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腎養血湯, 出處:《中醫症狀鑑别診斷學》。 組成:仙靈脾、仙茅、紫河車、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當歸、白芍、黨參、香附。 主治:溫補腎陽,調理衝任。主治:腎氣虧損經閉。

補腎養血湯, 出處:《肝硬化腹水證治》。 組成:鹽枸杞9g,制巴戟9g,制續斷9g,當歸9g,酒白芍9g,炒枳殼9g,澤瀉9g,木瓜9g,萆薢9g,川厚朴6g,漢防己12g,雲茯芩12g,北黃耆15g,竹茹30g。 主治:補肝腎,養氣血。主治:肝硬化腹水恢復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防苓湯

相似度 52%

羊肉黃耆湯

相似度 52%

調元健步丸

相似度 5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