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棗肉豆蔻丸

ZAO ROU DOU KOU WAN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7%
肺經 21%
腎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2%
大腸經 6%
肝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傳統服藥法

鐘乳粉4錢(旋入),丁香(不見 火)2兩,人參(去蘆)2兩,肉豆蔻(面裹煨)2兩,白茯苓(去皮)2兩。
補脾虛,止泄瀉。
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洗湯送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鐘乳石性甘,溫。主要功效溫肺氣;壯元陽;下乳汁。主虛勞喘咳;寒嗽;陽痿;腰腳冷痹;乳汁不通;傷食納少;瘡疽痔瘻

丁香性辛、溫。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脘腹冷痛、腰膝酸冷、陰疽等症。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肉荳蔻性辛,溫。主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冷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宿食不消。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棗肉豆蔻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 棗肉豆蔻丸(《魏氏家藏方》卷五。)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組成:鍾乳粉4錢(旋入),丁香(不見火)2兩,人參(去蘆)2兩,肉豆蔻(面裹煨)2兩,白茯苓(去皮)2兩。主治:補脾虛,止泄瀉。 。 主治:補脾虛,止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藿香散

相似度 66%

胃愛散

相似度 61%

丁香飲子

相似度 60%

妙紅散

相似度 60%

乳豆丸

相似度 57%

沉香茯苓丸

相似度 57%

丁豆丸

相似度 57%

丁香人參散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