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豆丸

RU DO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6.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脾經 24%
肺經 13%
腎經 13%
肝經 13%
大腸經 11%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乳豆丸方劑中包含鐘乳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鈣固齒: 鐘乳石性寒味甘,具有補鈣、固齒之效。乳豆丸本身以補腎、固精為主,加入鐘乳石可增強其補鈣效果,尤其對於腎虛導致的齒搖、骨質疏鬆等症狀,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2. 清熱解毒: 鐘乳石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緩解因腎虛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口乾舌燥、牙齦腫痛等症狀。乳豆丸中加入鐘乳石,可提升其清熱解毒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乳豆丸中加入肉荳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肉荳蔻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可以緩解乳豆丸主治的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狀。
  2. 芳香開胃,增進食慾:肉荳蔻氣味芳香,可以開胃健脾,增進食慾,對於因脾胃虛寒導致的食慾不振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肉荳蔻在乳豆丸中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瀉、芳香開胃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乳豆丸主治功效分析

乳豆丸,主治大腸虛寒所致的滑泄不止,歷代醫家多有應用並記載。綜合古籍文獻,可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1. 病因病機:

  • 大腸虛寒: 多篇文獻指出乳豆丸用於治療「大腸虛寒,滑泄不止」或「寒瀉」。此類泄瀉的特點在於病位在下焦(大腸),病性屬寒,症狀表現為大便稀溏或滑脫不禁,甚至伴隨腹痛、腹鳴等。
  • **虛實夾雜:**部分文獻提及,此類泄瀉可能因脾胃虛弱,導致水穀運化失常,清氣下陷而致,或因下焦虛寒,腸道固攝功能失常,導致大便滑脫。

2. 藥物分析:

  • 肉荳蔻: 為乳豆丸的主要成分,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澀腸、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能溫補脾陽,健運脾胃,使脾的運化功能恢復正常,進而達到止瀉的目的。
    • 《世醫得效方》中直接以肉荳蔻末治療滑泄,突顯其澀腸止瀉的關鍵作用。
    • 《嚴氏濟生方》強調肉荳蔻需麵裹煨香,去除燥性,取其溫中之功。
  • 鍾乳石: 《嚴氏濟生方》中記載,乳豆丸的組成包含鐘乳石,具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的作用。在此處,鐘乳石可能具有收澀止瀉之功,同時能制約肉豆蔻的溫燥之性,兩者相合,使藥性更為平和。
  • 乳香: 部分文獻提到乳豆丸會配伍乳香,乳香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在此處,研膏入藥,可能具有增強止痛,收斂止泄的作用,並有助於黏合藥丸。

3. 治療原理:

  • 溫中散寒: 肉豆蔻辛溫,能溫補脾陽,散寒止痛,針對大腸虛寒的病因進行治療,是本方止瀉的關鍵。
  • 澀腸止瀉: 肉豆蔻與鐘乳石(如有)合用,能收澀固脫,制止大便滑脫。
  • 調整脾胃: 從多篇文獻可見,泄瀉不止與脾胃功能失常有密切關係,肉豆蔻能溫健脾胃,調整中焦氣機,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而止瀉。
  • 針對下焦: 《雜病廣要》提及,若寒瀉服熱藥無效,應考慮下焦,此觀點也側面說明乳豆丸適用於下焦虛寒的泄瀉。

4. 臨床應用:

  • 滑泄不止: 各文獻均強調乳豆丸主治「滑泄不止,諸藥無效」。表明此方適用於一般止瀉藥物效果不佳的慢性泄瀉。
  • 大腸虛寒: 《嚴氏濟生方》明确指出,乳豆丸??大??寒的滑泄。
  • 寒性泄瀉: 多篇文獻中,乳豆丸都與寒瀉相聯繫,如《証治準繩》中提到寒瀉服藥無效可使用乳豆丸。
  • 虛寒性腹痛: 部分文獻也提到此類泄瀉可能伴隨腹痛,乳豆丸的溫中行氣作用也有助於緩解腹痛。

5. 與其他方劑的鑑別:

  • 桃花丸: 與乳豆丸同為治療泄瀉之劑,桃花丸以赤石脂、乾薑為主要成分,兼顧固澀和溫陽,適用於脾胃虛弱,冷氣乘之的泄瀉,但兩者的藥性側重不同。
  • 理中湯、附子理中湯: 多篇文獻指出,泄瀉不愈,應先辨明中焦虛寒,可使用理中湯等溫中健脾的方劑,若中焦無效,則需考慮使用針對下焦的乳豆丸,可見兩者在治療層面存在遞進關係。

總結:

乳豆丸針對大腸虛寒,滑泄不止的病機,通過溫中散寒,澀腸止瀉的藥理作用,達到止瀉的目的。其組方簡潔,藥性平和,適用於慢性、虛寒性的泄瀉。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辨證論治,明辨病性,靈活運用。

傳統服藥法


乳香2兩(別研),肉豆蔻2兩(面裹煨熟,取豆蔻切碎為末)。
上為細末,和勻,用陳米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米飲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乳豆丸, 出處:《瑞竹堂方》卷八。 組成:乳香2兩(别研),肉豆蔻2兩(面裹煨熟,取豆蔻切碎爲末)。 主治:臟腑泄瀉不調。

乳豆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七引《濟生》。 組成:鍾乳粉1兩,肉豆蔻半兩(面裹煨香,去面不用)。 主治:大腸虛寒,滑泄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