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皂莢檳榔丸

ZAO JIA BIN LANG WAN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5%
脾經 21%
胃經 21%
大腸經 19%
心經 5%
腎經 3%
肝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痰癖,咽隘不利,及大腸澀滯,嗽涎。

方劑組成解釋

皂莢性辛、鹹、溫、有毒。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 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癰腫便毒、瘡癬疥癩。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杏仁性苦、溫、有毒。主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喉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

巴豆性辛,熱,大毒。主治瀉下寒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殺蟲。主寒邪食積所致的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

檳榔性味苦、辛、溫。主治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於絛蟲、蛔蟲、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裡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瀉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皂莢檳榔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組成:皂莢(去皮并子,銼)1兩,半夏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半兩(3味用醋1升,煮盡爲度,慢火炒焦,搗末),巴豆21枚(去皮,用醋1升半,慢火熬透心紫色爲度,水淘,曬乾,研),檳榔(銼搗)半兩。 主治:痰癖,咽隘不利,及大腸澀滯,嗽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鶴頂丹

相似度 75%

三灰散

相似度 75%

兜鈴丸

相似度 66%

立定散

相似度 66%

甜葶藶丸

相似度 66%

杏仁順氣丸

相似度 66%

人參針頭丸

相似度 66%

皂莢煎

相似度 66%

七七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