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灰散
SAN HU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三八七引《博濟》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23%
大腸經 15%
胃經 15%
心經 7%
腎經 7%
肝經 7%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側柏葉(焙,為末)5錢,棕櫚(燒存性,勿令白色)3錢,桐子(燒作炭)2錢。
上為末。
分作2服,空心米飲調服。
方劑組成解釋
巴豆有宣肺化痰、通便的作用;杏仁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半夏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三藥合用,可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小兒咳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不宜多服。
- 本方不宜用於孕婦及小兒。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灰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敗棕、棕皮、桎木葉。 主治:血崩。
三灰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七引《博濟》。 組成:巴豆(去殼)、杏仁(去尖)、半夏等分。 主治:小兒咳嗽。
三灰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七。 組成:乾蝦蟆(燒)1分,白礬(燒)1分,皂莢子(燒)1分。 主治:小兒臍濕,逾月不止。
三灰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七。 組成:茅根灰3兩,牛皮膠灰2兩,麻(米凡)灰2兩。 主治:止血。主治:傷折骨碎,割刺皮肉,有瘡口出血不止。
三灰散, 出處:《證治要訣類方》卷三引楊氏方。 組成:側柏葉(焙,爲末)5錢,棕櫚(燒存性,勿令白色)3錢,桐子(燒作炭)2錢。 主治:崩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