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女貞子性甘、苦、涼。主治補益肝腎、清虛熱、明目。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耳鳴、須發早白、骨蒸潮熱、目暗不明。
澤瀉性味甘、淡、寒。主治利水、滲濕、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山藥性甘、平。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泄瀉便溏、肺虛喘咳、腎虛遺精、白帶過多、尿頻、虛熱消渴。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川牛膝性甘、微苦、平。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生用散瘀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經閉、症瘕、難產、胞衣不下、產後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
旱蓮草性甘、酸、微寒。主治補肝腎陰、涼血止血
牡丹皮性辛苦、涼、微寒。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續斷性味苦、辛、性微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用於腰膝酸軟、風濕痹痛、崩漏、胎漏、跌撲損傷。
桑枝性苦、平。主治祛風濕、利關節、通經絡、行水氣。用於肩臂、關節酸痛麻木、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水腫腳氣、肌體風癢。
地黃二至丸, 出處:《馬培之醫案》。 組成:大生地2錢,女貞子3錢,澤瀉1錢半,懷山藥2錢,當歸1錢半,懷牛膝1錢半、旱蓮草1錢半、丹皮1錢、川斷1錢半、桑枝3錢。 主治:肝腎陰虛生熱,背駝足弱,小溲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