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滋陰清胃湯中加入玄參,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 滋陰降火: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肺、腎經,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對於胃熱亢盛、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胃痛泛酸等症狀,玄參能有效地清熱降火,滋陰潤燥,緩解不適。
- 解毒消腫: 玄參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清解熱毒,消散瘀腫。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狀,玄參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滋陰清胃湯中加入玄參,可以起到滋陰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治療胃熱亢盛、陰虛火旺所致的胃病具有良好療效。
滋陰清胃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調經止痛等功效。清胃湯以清熱瀉火為主,加入當歸可滋陰養血,防止因清熱瀉火而損傷陰血,避免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 活血化瘀:當歸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胃部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胃痛、胃脹等症狀,並促進胃黏膜修復。
滋陰清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胃熱: 白芍味苦甘,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在滋陰清胃湯中,白芍可清熱涼血,緩解胃火亢盛所致的胃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 滋陰養血: 白芍能養血柔肝,補益脾胃,滋養陰血,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滋陰清熱、養胃生津的效果。
滋陰清胃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防止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滋陰清胃湯中多用寒涼藥物,以清熱瀉火,而甘草能起到中和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過於寒涼而傷及正氣。
二、增強療效:甘草能補脾益氣,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更好地滋陰清熱,改善胃陰不足、胃熱熾盛的症狀,從而提升整體療效。
滋陰清胃湯中加入白茅根,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對於胃熱熾盛所致的口渴、便祕、尿赤等症狀,白茅根能有效清熱降火,促進津液生成,緩解口渴。此外,白茅根還能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上攻引起的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總之,白茅根在滋陰清胃湯中起到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胃熱熾盛引發的各種不適。
主治功效
滋陰清胃湯主治功效分析
藥物組成分析
- 玄參: 滋陰降火、潤燥生津,為方中主藥,針對產後陰虛火旺之病機。
- 當歸: 活血調經、補血養顏,輔助玄參滋陰養血,並能緩解產後血虛。
- 白芍: 平肝止痛、益氣固表,與當歸合用,調和營衛,滋陰斂汗。
- 甘草: 和中緩急、解毒消炎,調和諸藥,並能緩解熱毒症狀。
- 白茅根: 利尿通淋、涼血止血,輔助清熱,並能導熱下行。
古代功效主治
產後溫病,陽明府實,表裡俱熱者。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論述,滋陰清胃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外感實熱的輕症。產後婦女,由於分娩耗傷氣血,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的體質。此時若感受外邪,邪熱入裡,與內熱相搏,則易形成陽明腑實、表裡俱熱之證。
滋陰清胃湯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 滋陰清熱: 方中重用玄參,滋陰降火,清解裡熱。張氏認為玄參可代知母,且《神農本草經》記載其可治產乳,故用於產後無虞。
- 養血活血: 產後血虛,故用當歸、白芍養血活血,既可補充產後失血,又能防止涼藥過於寒涼傷正。
- 調和表裡: 白芍、甘草合用,能調和營衛,緩解表證。白茅根利尿通淋,可引邪熱下行,從而達到表裡雙解的目的。
張氏強調,此方與白虎加人參湯皆可治產後外感實熱,但此方較為輕清,適用於病情較輕者。方中雖用寒涼之品,但配伍當歸、白芍等養血藥,且以甘草調和,故可避免過於寒涼之弊。
綜合以上分析,滋陰清胃湯通過滋陰清熱、養血活血、調和表裡的功效,達到治療產後溫病,陽明腑實,表裡俱熱之目的。
傳統服藥法
玄參1兩半,當歸3錢,生杭芍4錢,甘草1錢半,茅根2錢。
煎湯兩盅,分二次溫服,一次即愈者,停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清胃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玄參1兩半,當歸3錢,生杭芍4錢,甘草1錢半,茅根2錢。 主治:産後溫病,陽明府實,表裏俱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