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橘核丸

JIA WEI JU H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2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7%
胃經 11%
肺經 11%
心經 9%
膀胱經 9%
腎經 9%
小腸經 3%
大腸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1%
膽經 1%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橘核丸中包含橘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理氣止痛: 橘核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其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疼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二、化瘀消腫: 橘核還有化瘀消腫的作用。其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橘核在加味橘核丸中起著理氣止痛、化瘀消腫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橘核丸主治癥結氣滯,脘腹疼痛,故加入茴香有助於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二、 助消化:茴香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對於因氣滯導致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脅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川楝子能有效緩解。
  2. 殺蟲止痛: 川楝子對於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有較好的殺滅作用,並能止痛,對於蟲積腹痛、脘腹脹滿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因此,在加味橘核丸中加入川楝子,可發揮其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殺蟲止痛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味苦甘,性微溫,入心、肺、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功效。與橘核、枳殼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氣滯血瘀、經脈不通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
  2. 潤燥通便: 桃仁富含油脂,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配合橘核、枳殼等藥材,可緩解腸燥便祕、排便不暢等問題,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加味橘核丸方劑中加入山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山楂性酸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散瘀止痛的功效。橘核丸以理氣止痛為主,加入山楂能增強其消食化積的作用,對於因食積停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行氣活血:山楂不僅能消食化積,還能活血化瘀,與橘核、枳殼等理氣藥物配合,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

因此,加味橘核丸中加入山楂,既能增強消食化積的作用,又能促進氣血運行,更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香附,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橘核丸主治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香附可與橘核、延胡索等藥物相輔相成,加強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2.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香附亦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可緩解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助於整體調理身體,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加味橘核丸中添加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橘核丸主治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而紅花可助其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疏肝解鬱: 紅花亦有疏肝解鬱之效,可輔助橘核丸疏肝理氣,解除肝鬱氣滯,進一步改善胸脅脹痛等症狀。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橘核丸本身主治血瘀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琥珀的加入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力,更有效地解決血瘀阻滯之症。
  2. 安神定志,寧心安神: 琥珀亦具安神定志、寧心安神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加味橘核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包括橘核和花椒等。其中,花椒的添加有其獨特的意義。首先,花椒具有行氣疏鬱的功效,能夠有效促進氣血循環,對於改善因氣滯引起的不適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花椒還具備辛辣的特性,能夠溫暖脾胃,增強消化功能,對於寒濕導致的脘腹脹痛也有緩解效果。

其次,花椒中的揮發油和生物鹼成分能夠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通過相互作用使不同成分之間的效果更為協調,從而提升方劑的療效。同時,花椒能夠一定程度上改善方劑的口感,使得患者在服用時更加容易接受,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花椒在加味橘核丸中的加入,不僅強化了方劑的作用,還提升了其使用的便利性,這些都是其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由。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天仙藤,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天仙藤性溫,味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部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通絡止痛,改善腸胃功能:天仙藤具有通絡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可以改善腸胃功能,緩解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天仙藤的加入可以加強加味橘核丸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通絡止痛等功效,更有效地治療腹部疼痛、腫脹等症狀。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沉香性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橘核丸主治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沉香的加入可助其行氣止痛,緩解疼痛症狀。
  2. 溫陽助陽:沉香還具有溫陽助陽的功效,可溫腎陽、補脾陽,對於氣虛陽虛所致的腹痛、冷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在加味橘核丸中加入沉香,可增強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效果,更全面地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

加味橘核丸中加入神麴,主要是為了增強其消食化積的功效。

神麴為麥芽、神曲、山楂、雞內金的混合物,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功效。麥芽能消食導滯,神曲能消食化積,山楂能消食化積、散瘀止痛,雞內金能消食化積、健脾開胃。

因此,神麴的加入可以增強橘核丸消食化積的作用,更有效地解決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

主治功效


加味橘核丸主治功效分析

中藥方劑「加味橘核丸」的組成包含:橘核、茴香、川楝子、桃仁、山楂、香附、紅花、琥珀、花椒、天仙藤、沉香、神麯。古代主治「七疝八瘕」。

根據《醫方簡義》的記載,其內容主要圍繞崩漏、倒經、癥瘕等婦科疾病的治療。從內容分析,加味橘核丸的治療原理主要為:

  1. 疏肝理氣,調和衝任: 七疝八瘕多與肝氣鬱結,衝任失調有關。方中橘核、茴香、川楝子、香附均有疏肝理氣之效,可疏通氣機,調和衝任。

  2. 活血化瘀,消癥散結: 癥瘕的形成與血瘀內停密切相關。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山楂消食化積,琥珀、天仙藤利尿、鎮痛,有助於消散癥結。

  3. 溫通經脈,祛寒止痛: 疝氣多伴有疼痛,方中花椒溫中燥濕,沉香行氣止痛,可溫通經脈,緩解疼痛。

  4. 消食導滯,健運脾胃: 神麯消食導滯,健運脾胃,可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從《醫方簡義》的內容中可見其對七疝八瘕的描述:「症者,徵也。有形可徵,按之不動也。瘕者假也,無形可著,推之可移也。血食內積為症,氣鬱於中為瘕也。」,這與加味橘核丸的藥物組成和功效相符。

總體而言,加味橘核丸通過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溫通經脈、消食導滯等多重作用,達到治療七疝八瘕的目的。其治療原理與《醫方簡義》中對相關疾病的論述和治則基本吻合。

加味橘核丸組成與《醫方簡義》的關聯

《醫方簡義》中提到「治七疝八瘕」的方劑組成與加味橘核丸基本一致,這直接佐證了該方劑的古代應用。

總結

加味橘核丸主要針對肝氣鬱結、血瘀內停、寒凝氣滯所致的七疝八瘕,通過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消食導滯的綜合作用,達到消癥散結、緩解疼痛的目的。其治療原理與《醫方簡義》中對相關疾病的認識和治則相符。

傳統服藥法


橘核2兩(鹽、酒炒),小茴香1兩,川楝子(煨,去核)1兩,桃仁(光炒)1兩,山楂(炒)1兩,香附(醋炒)1兩,紅花5錢,琥珀5錢,椒目3錢,天仙藤3錢,沈香2錢,神曲4兩。
上為末,以米飲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40-50丸,溫酒送下;女子用紅花1錢,泡湯送下。
忌食生冷、油面等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橘核丸, 出處:《醫方簡義》卷五。 組成:橘核2兩(鹽、酒炒),小茴香1兩,川楝子(煨,去核)1兩,桃仁(光炒)1兩,山楂(炒)1兩,香附(醋炒)1兩,紅花5錢,琥珀5錢,椒目3錢,天仙藤3錢,沉香2錢,神曲4兩。 主治:七疝八瘕。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