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橘核丸

JIA WEI JU HE WAN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0%
脾經 18%
胃經 13%
肺經 11%
心經 9%
膀胱經 9%
腎經 8%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小腸經 2%
心包經 0%
膽經 0%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七疝八瘕。

傳統服藥法

橘核2兩(鹽、酒炒),小茴香1兩,川楝子(煨,去核)1兩,桃仁(光炒)1兩,山楂(炒)1兩,香附(醋炒)1兩,紅花5錢,琥珀5錢,椒目3錢,天仙藤3錢,沈香2錢,神曲4兩。
上為末,以米飲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40-50丸,溫酒送下;女子用紅花1錢,泡湯送下。
忌食生冷、油面等物。

方劑組成解釋

橘核性苦,平。主要功效理氣;散結;止痛。主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腰痛

茴香性辛、溫。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川楝子性苦、寒、有小毒。主治疏肝泄熱、行氣止痛、驅蟲殺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等症。

桃仁性苦甘、平、無毒。主治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於經閉、痛經、癓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熱病蓄血、風痹、瘧疾、瘀血腫痛、血燥便秘。

山楂性甘,微溫,無毒,酸。主治消食積;化滯瘀。用於飲食積滯,脘腹脹痛,泄瀉痢疾,血瘀痛經,閉經,產後腹痛;惡露不盡、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

香附性味辛、微寒、無毒。主治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紅花性味辛、溫。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產後瘀阻腹痛、關節疼痛、中風偏竣、斑疹。

琥珀性甘、平、無毒。主治鎮驚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用於驚風癲癇、驚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婦女閉經、產後停瘀腹痛、癰疽瘡毒、跌打創傷。

花椒性辛溫,主治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用於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天仙藤性苦,溫。主要功效行氣活血;利水消腫;解毒。主胃痛;疝氣痛;妊娠水腫;產後血氣腹痛;蛇蟲咬傷

沉香性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神麴性甘、辛、溫、無毒。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調中。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橘核丸, 出處:《醫方簡義》卷五。 組成:橘核2兩(鹽、酒炒),小茴香1兩,川楝子(煨,去核)1兩,桃仁(光炒)1兩,山楂(炒)1兩,香附(醋炒)1兩,紅花5錢,琥珀5錢,椒目3錢,天仙藤3錢,沉香2錢,神曲4兩。 主治:七疝八瘕。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