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控涎丹

JIA WEI KONG XIAN DAN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0%
肝經 15%
肺經 13%
腎經 11%
膀胱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9%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心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肩、背、臂痛。

傳統服藥法

甘遂(去心)1兩,紫大戟(去皮)1兩,白芥子1兩,木鱉子1兩,桂5錢。
上為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7-10丸,臨臥淡薑湯或熱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甘遂性味苦、寒、有毒。主治瀉水逐飲。用於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

大戟性苦、辛、寒有毒。主治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瀉水沈、利二便。治水腫、水臌、痰飲、瘰癧、癰疽腫毒。

白芥子性辛、溫。主治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化痰逐飲、散結消腫。

木鱉子性味甘、溫、無毒。主要功效消腫散結、解毒、追風止痛。主癰腫、疔瘡、無名腫毒、痔瘡、癬瘡、粉刺、默黑、乳腺炎、淋巴結結核、痢疾、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牙齦腫痛

肉桂性辛、甘、熱。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肩痛(肩中部)多痰手臂痛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控涎丹, 出處:《濟陽綱目》卷七十八。 組成:甘遂(去心)1兩,紫大戟(去皮)1兩,白芥子1兩,木鱉子1兩,桂5錢。 主治:肩、背、臂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黑芥丸

相似度 80%

控涎丹

相似度 75%

桂芸膏

相似度 60%

子龍丸

相似度 60%

比聖餅子

相似度 57%

甘鱉散

相似度 57%

白聖散

相似度 57%

夢中神授方

相似度 57%

第二退水餅

相似度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