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夢中神授方中包含木鱉子,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木鱉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夢中神授方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等症,而木鱉子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活血化瘀:木鱉子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夢中神授方中常包含活血化瘀的藥物,木鱉子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活血化瘀效果,提高治療效果。
夢中神授方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助陽氣升發: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助陽氣升發之功效。若方劑主治陽氣不足、寒邪內侵之證,則需肉桂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
- 引藥入經,增強藥效: 肉桂氣味辛烈,能引藥入經,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作用。若方劑中含有其他寒性藥物,則需肉桂引其入經,避免藥性過寒。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夢中神授方之傳統功效與組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奇效良方》與《濟陽綱目》,主治「腳氣」。
古代所謂「腳氣」,主要分為「濕腳氣」(腫脹麻木、濕邪流注)與「乾腳氣」(枯燥疼痛、風熱偏盛)。此方以「發汗透邪」為核心,推測適用於風寒濕阻絡型腳氣,症見下肢腫痛、關節屈伸不利,或伴惡寒無汗。
二、組成與藥理邏輯分析
1. 藥物特性
木鱉子(苦、微甘,涼;有毒)
- 傳統應用:散結消腫、攻毒止痛,多用於瘡瘍腫毒、風濕痹痛。
- 本方炮製關鍵:
- 麩炒、去油:降低毒性(油質多致嘔瀉),緩和瀉下之性,轉為專攻「通絡散結」。
- 「炒後切碎再炒」:增強藥性滲透,使藥力深入經絡。
- 推測作用:鬆解濕鬱結滯,疏通下肢氣血淤堵。
厚桂(即肉桂,辛甘大熱)
- 傳統應用:溫陽散寒、引火歸元,兼能活血通脈。
- 本方配伍意義:
- 溫化寒濕:助陽氣蒸騰,驅散下肢寒濕之邪。
- 制約木鱉子寒涼:防其傷陽,轉為「溫通」之性。
- 「熱酒送服」協同:酒性辛熱,助藥力外達肌表,發汗解表。
2. 組方邏輯
「寒熱並行,通絡發汗」
- 木鱉子「涼散」與厚桂「溫通」相配,形成動態平衡:
- 木鱉子側重「破滯」:瓦解濕邪膠結。
- 厚桂側重「溫化」:推動氣血運行。
- 發汗機制:熱酒服後「蓋覆得汗」,符合中醫「開鬼門」治則,通過汗法使濕邪從表而解,緩解下肢腫脹。
3. 適用病機推測
針對寒濕夾鬱熱之腳氣:
- 濕邪鬱久化熱(局部腫痛灼熱),但本質仍屬寒濕(舌淡苔白膩)。
- 木鱉子清解鬱熱,厚桂溫散寒濕,共奏「辛開苦泄」之效。
三、潛在治療原理
- 局部作用:木鱉子中含皂苷類成分,可能抑制炎症介質,減輕關節腫痛;肉桂醛擴張血管,改善下肢循環。
- 整體調節:通過發汗解表,調整體表微循環,間接減輕肢體水腫。
總結:此方以「通絡-溫陽-透邪」為軸心,針對寒濕痹阻經絡之腳氣,側重外治發汗,體現古代「從表論治」的思路。然其毒性與峻烈之性,需嚴格遵循炮製與服法。
傳統服藥法
木鱉子、厚桂。
用木鱉子每個作兩遍麩炒,炒畢,切碎再炒,用皮紙滲盡油為度。每1兩用厚桂1兩為末。
熱酒調服,以酒醉為度。蓋覆得汗即愈。
神授方(《奇效良方》卷三十九)、夢中仙授方(《濟陽綱目》卷七十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夢中神授方, 出處:《醫方大成》卷五。 組成:木鱉子、厚桂。 主治: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