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減瘧丹

JIAN NUE DAN

熱性指數

36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0%
肝經 20%
腎經 14%
大腸經 14%
肺經 12%
心經 6%
膀胱經 6%
胃經 6%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瘧疾。

傳統服藥法

螺青、硫黃、官桂、白礬、巴豆(去油)各等分。
上藥取五月五日為末,用粽子角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用新綿裹,安耳內,男左女右,發日用之。

方劑組成解釋

硫磺性酸、熱、有毒。主治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外治用於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於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肉桂性辛、甘、熱。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

白礬性酸澀、寒、有毒。主治祛痰燥濕、解毒殺蟲、止瀉止血。主中風、癲癇、喉痹、疥癬濕瘡、癰疽腫毒、水火燙傷、口舌生瘡、爛弦風眼、聤耳流膿、鼻中息肉、瘡痔疼痛、崩漏、衄血、損傷出血、久瀉玖痢、帶下陰癢、脫肛、子宮下垂。

巴豆性辛,熱,大毒。主治瀉下寒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殺蟲。主寒邪食積所致的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減瘧丹, 出處:《續本事》卷八。 組成:螺青、硫黃、官桂、白礬、巴豆(去油)各等分。 主治: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綿兖丸

相似度 100%

碧霞丹

相似度 88%

五行神驗丸

相似度 66%

礬石塗方

相似度 66%

吹喉藥

相似度 66%

鉛紅散

相似度 66%

提痰藥

相似度 66%

白雪丸

相似度 66%

玉粉膏

相似度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