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礬,性寒味酸,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其加入提痰藥方劑中,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促進痰液排出:白礬具有收斂作用,可使痰液變得較為濃稠,並促進其排出。這對於一些痰液稀薄、難以咳出的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二、 緩解氣喘:白礬的燥濕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肺部的濕氣,緩解氣喘等症狀。對於一些伴有氣喘的痰多患者,白礬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劑中使用巴豆作為提痰藥,其原理主要在於其「峻下逐痰」的功效。巴豆性味辛熱,入肺、胃經,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化痰的功效。
對於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巴豆可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排便,並藉由其辛熱之性,將痰液化解並排出體外。然而,巴豆性猛烈,具有毒性,需謹慎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自行使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提痰藥」
中藥方劑「提痰藥」,主要成分是白礬和巴豆,主治功效是扁桃體炎。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白礬
中藥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提痰藥」,主要成分是白礬和巴豆,主治功效是扁桃體炎。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礬3錢(瓷器盛水少許化開),巴豆仁3粒。
上將巴豆分作6塊,投入礬內,用罐盛煅,礬枯取起,去豆研細密貯。
每用1-2分,醋水調勻,鵝毛蘸掃喉內。其痰自出,然後用藥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提痰藥,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白礬3錢(瓷器盛水少許化開),巴豆仁3粒。 主治:雙單喉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