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去濕丹

QU HAN QU SH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22%
腎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肝經 8%
大腸經 6%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寒去濕丹」

**主要成分:**白朮、茯苓、金銀花、蛇牀子、附子、肉桂、當歸

**主治功效:**腹疽長在肚臍的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組成介紹: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蛇牀子:**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總結:

中藥方劑「祛寒去濕丹」的主要成分是白朮、茯苓、金銀花、蛇牀子、附子、肉桂、當歸。此方劑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多種功效。主治腹疽長在肚臍的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傳統服藥法


白朮4兩,茯苓3兩,金銀花3兩,蛇床子5錢,附子2錢,肉桂3錢,當歸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
每服1兩,鹽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茯苓、金銀花、蛇床子、附子、肉桂、當歸均具有祛寒除濕、消腫散結的功效。白朮、茯苓健脾益氣,助化濕;金銀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蛇床子、附子溫陽散寒,除濕止痛;肉桂、當歸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諸藥合用,共奏祛寒除濕,消腫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祛寒去濕丹, 出處:《醫林纂要》卷十。 組成:白朮4兩,茯苓3兩,金銀花3兩,蛇床子5錢,附子2錢,肉桂3錢,當歸1兩。 主治:腹疽生於臍之上下左右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