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附子法

JIAN FU ZI FA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6%
胃經 23%
肺經 13%
腎經 13%
心經 13%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煎附子法,顧名思義,以附子為主要藥材。其之所以使用附子,源於附子的藥性:

  • 溫陽救逆: 附子性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溫腎助陽的功效,適用於陽氣虛衰、四肢厥冷、心悸氣短、腎陽不足等症。
  • 祛寒止痛: 附子亦能散寒止痛,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腰痛、肢體麻木等症,也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煎附子法多用於治療陽虛寒凝的疾病,以其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煎附子法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附子毒性:附子性熱烈,容易傷陰耗氣。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其甘潤之性可緩解附子之燥烈,防止其傷及脾胃,並能滋陰養血,減輕附子可能造成的副作用。

2. 調和藥性:附子性辛熱,具有強烈的溫陽散寒作用。大棗則性平和,可調和附子之燥烈,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猛烈,造成身體損傷。

總之,大棗在煎附子法中起著緩和藥性、減輕副作用、調和藥效的作用,使其藥力更趨平和,更能發揮其溫陽散寒的功效。

煎附子法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暖胃:附子性熱,服用後可能引發胃熱、口乾舌燥等不適。生薑性溫,可解附子毒性,緩解其燥熱之弊,並溫暖脾胃,促進藥物吸收。
  2. 增強藥效: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痛、散寒止嘔等功效,與附子合用,可加強其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同時,生薑的辛辣之味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代謝。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煎附子法」是以附子為主藥,配伍大棗、生薑等輔藥組成的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陽益氣、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的功效,主治陽虛證,如陽氣不足、亡陽證、亡陰證、亡血證、亡氣證等,以及寒邪客表證、寒邪客裡證、寒邪客下證等。

組成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大棗:甘,微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益胃之功。
  • 生薑: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溫中止嘔、溫肺散寒之功。

功效

  • 溫陽益氣:附子和生薑性溫,能溫暖身體,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排毒。
  • 散寒止痛:附子和生薑性熱,能溫暖身體,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回陽救逆:附子和生薑性熱,能溫暖身體,恢復陽氣,挽救危急症狀。

主治

  • 陽虛證:如陽氣不足、亡陽證、亡陰證、亡血證、亡氣證等。
  • 寒邪客表證:如感冒、發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氣喘等。
  • 寒邪客裡證:如胃寒腹痛、腹瀉、嘔吐、泄瀉、痢疾等。
  • 寒邪客下證:如腰膝痠痛、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

用法用量

  • 煎服:將中藥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至藥液濃縮,然後服用。
  • 泡服:將中藥材放入杯中,加入沸水浸泡,待藥液冷卻後服用。
  • 外用:將中藥材研成粉末,敷於患處。

注意事項

  • 附子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 服用煎附子法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總結

中藥方劑「煎附子法」具有溫陽益氣、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的功效。主治陽虛證、寒邪客表證、寒邪客裡證和寒邪客下證。煎附子法由附子、大棗和生薑組成,以附子為主藥,大棗和生薑為輔藥。煎附子法可以煎服、泡服或外用。服用煎附子法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生大附子1個(重9錢以上者,去皮臍,切片;捶碎亦得),晉棗10枚,生薑(切)2兩。
補益。
用水3大盞,入附子。晉棗、生薑,以炭火銀石器煎,別用水1盞,遇沸即用水旋旋點之,點盡水,煎至1大盞為度;取滓,再用水2盞,煎至1盞,同前1盞,共享沈香磨1錢,青鹽1錢,再煎沸即止,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附子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熱助陽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出現口乾、口渴、便秘等症狀,若症狀嚴重,應及時停藥。

相同名稱方劑


煎附子法,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二引王季遠方。 組成: 煎附子法(《傳信適用方》卷二引王季遠方。)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二引王季遠方。組成:生大附子1個(重9錢以上者,去皮臍,切片;捶碎亦得),晉棗10枚,生薑(切)2兩。主治:補益。 。 主治:補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