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肌湯

JING JI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肝經 33%
大腸經 33%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淨肌湯中加入側柏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側柏葉性涼,味苦澀,入肺、肝經,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止血涼血。對於因熱毒蘊結肌膚而導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瘡瘍、粉刺等,側柏葉可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的作用,促進皮膚病症的癒合。此外,側柏葉亦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肌膚恢復健康光澤。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淨肌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根據《外科大成》記載:「淨肌湯,楊梅愈後,遍身發瘰如癩,癢不可忍者,及中粉毒。」

主治功效

淨肌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兩種病症:

  1. 楊梅瘡癒後遺症: 楊梅瘡,即現代醫學所指的梅毒,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古文描述「遍身發瘰如癩,癢不可忍」,指的是梅毒後期或經過某些治療後,患者身上出現類似瘰癧(淋巴結腫大)或癩病(麻風病)的皮疹,並伴隨嚴重瘙癢的症狀。
  2. 粉毒: 古代所說的「粉毒」,可能指的是含汞的藥物或化妝品中毒。古代常使用含汞的化合物來治療皮膚病或作為美容用品,長期使用或使用不當,容易導致汞中毒。

治療原理分析

結合淨肌湯的成分(側柏葉:涼血、止血、消炎;清熱解毒藥:清除體內毒素,改善皮膚問題),其治療原理可以推測如下:

  1. 針對楊梅瘡癒後遺症: 側柏葉的涼血、止血功效可能有助於改善皮膚的炎症反應,而清熱解毒藥則有助於清除體內殘餘的毒素,從而減輕皮膚瘰癧樣皮疹和瘙癢症狀。古人認為梅毒與「毒邪」有關,因此清熱解毒是治療的重要環節。
  2. 針對粉毒: 清熱解毒藥能幫助機體清除包括汞在內的各種毒素,減輕毒素對身體的損害,尤其是對皮膚的損害。

總結

淨肌湯是針對楊梅瘡癒後出現的皮膚症狀和粉毒而設的方劑,其核心治療原理是清熱解毒,涼血消炎,通過清除體內毒素和改善皮膚炎症,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這也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思想,即不同的疾病,如果病機相似,可以用類似的方法進行治療。

傳統服藥法


側柏葉5錢,好醋1鐘。
煎5分。服16服,全愈。如眉發脫落者,用側柏葉酒浸,九蒸九曬,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黃酒送下,日3服,百日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淨肌湯, 出處:《外科大成》卷四。 組成:側柏葉5錢,好醋1鍾。 主治:楊梅癒後,遍身發瘰如癩,癢不可忍者,及中粉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