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喉湯

JIU HO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三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9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胃經 29%
心經 15%
腎經 8%
大腸經 4%
脾經 4%
肝經 4%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救喉湯中加入射干,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射干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對於喉嚨腫痛、聲音嘶啞、咽喉乾燥等症狀,射干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咽喉部的炎症,緩解疼痛,恢復聲帶功能。

此外,射干還能燥溼化痰,對於因痰溼阻肺引起的喉痛也有很好的療效。因此,救喉湯中加入射干,可以增強方劑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救喉湯中加入山豆根,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山豆根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喉嚨腫痛、咽喉炎等症狀,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抗菌消炎:現代研究表明,山豆根含有抗菌消炎成分,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有效預防和治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喉嚨炎症。

因此,救喉湯中加入山豆根,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幫助患者緩解喉嚨腫痛等症狀。

救喉湯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滋陰降火、消腫散結等作用。對於喉嚨腫痛、聲音嘶啞、咽喉乾燥等症狀,玄參能有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緩解咽喉不適。

此外,玄參還能滋陰降火,對於因熱毒上攻引起的喉嚨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救喉湯中加入玄參,可有效改善咽喉部位的炎症反應,達到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效果。

救喉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滋陰潤肺: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能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對於咽喉乾燥、疼痛、聲音嘶啞等症狀,麥門冬能起到潤澤咽喉、緩解炎症的作用。

2. 清熱解毒: 麥門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除咽喉部位的熱毒,改善因熱毒導致的咽喉腫痛、口渴等症狀。

因此,麥門冬在救喉湯中起到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咽喉炎症,促進喉嚨恢復。

救喉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緩解咽喉疼痛: 甘草性甘,味甜,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甘草能有效緩解疼痛,滋潤喉嚨,使聲音恢復正常。
  2. 調和藥性: 甘草在中藥學中被稱為“藥王”,具有調和百藥的功效。在救喉湯中,甘草可以緩和其他藥材的燥性,避免對咽喉造成過度刺激,使藥性更加平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救喉湯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喉嚨腫痛、咽喉乾燥、口渴等症狀,能有效緩解炎症,消散毒熱。
  2. 利咽消腫: 天花粉具有利咽消腫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喉嚨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其利水消腫的特性,也能幫助清除喉嚨部位的積聚物,促進恢復。

因此,救喉湯中加入天花粉,可有效發揮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對於治療喉嚨炎症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功效


救喉湯主治功效分析

救喉湯主治咽喉腫痛相關病症,特別是咽喉腫大作痛、痰多、口渴喜飲等症狀,古人稱之為「纏喉風」或「雙蛾」,可能類似於現代醫學的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等。

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組成與功效

救喉湯由以下藥物組成:

  • 射干:消炎、解毒、利咽。
  • 山豆根:清熱、解毒、止痛。
  • 玄參:滋陰、降火、潤燥。
  • 麥門冬:養肺、生津、潤燥。
  • 甘草:調和、緩急、補虛。
  • 天花粉:清熱、化痰、生津。

藥物配伍與作用機制

古文強調「玄參為君」,意指玄參是方劑中的主要藥物,發揮主導作用。玄參能滋陰降火,針對咽喉腫痛的根本病因——「心腎君相之火」或「陰陽二火併熾」——進行治療。

其他藥物則輔助玄參發揮作用:

  • 射干、山豆根: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直接針對咽喉腫痛的症狀進行治療。
  • 天花粉:協助清熱化痰,緩解痰多症狀,並能生津止渴。
  • 麥門冬:與玄參配合,增強滋陰潤燥的功效,改善口渴症狀。
  • 甘草:調和藥性,並能補虛緩急,減輕咽喉疼痛的不適感。

綜合作用

綜合來看,救喉湯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

  1. 降火為主:以玄參為君,直瀉心腎之火,從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
  2. 清熱解毒:射干、山豆根等藥物協同作用,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3. 滋陰潤燥:玄參、麥門冬滋陰潤燥,緩解口渴、咽乾等症狀。
  4. 化痰利咽:天花粉協助化痰,使咽喉通暢。

總之,救喉湯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達到降火、清熱、解毒、滋陰、潤燥、化痰等多重功效,從而有效治療咽喉腫痛相關病症。古文記載「一劑而全愈也」,顯示此方劑在古代臨床應用中具有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射乾1錢,山豆根2錢,玄參1兩,麥冬5錢,甘草1錢,天花粉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喉炎等病症。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喉炎患者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白喉急性會厭炎口乾口渴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救喉湯, 出處:《辨證錄》卷三。 組成:射乾1錢,山豆根2錢,玄參1兩,麥冬5錢,甘草1錢,天花粉3錢。 主治:咽喉忽腫大作痛,吐痰如湧,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熱呼水,咽喉長成雙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雞冠,即俗稱爲纏喉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