桱樹散

JING S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肺經 20%
胃經 13%
心經 13%
脾經 6%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腎經 6%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桱樹散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平肝息風:白蒺藜味辛甘,性平,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平肝息風的功效。桱樹散主治肝風內動,頭風眩暈,因此加入白蒺藜以疏肝解鬱,平息肝風,緩解頭暈等症狀。
  2. 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白蒺藜亦具清熱利濕,通絡止痛之效。若肝風內動伴有濕熱蘊結,則白蒺藜可清熱利濕,並配合其他藥物通絡止痛,改善相關症狀。

總而言之,白蒺藜在桱樹散中起到疏肝解鬱、平肝息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肝風內動導致的頭風眩暈等症狀。

桱樹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收斂生肌之效。桱樹散多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白礬可有效去除濕氣,止癢止痛,促進皮膚癒合。
  2. 清熱解毒: 白礬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濕疹、皮膚瘙癢等症常伴有感染,白礬的加入可輔助清熱解毒,防止病情加重。

總而言之,白礬在桱樹散中發揮著燥濕止癢、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提升藥效。

桱樹散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主要是由於雄黃具備獨特的藥理特性。雄黃的主要成分為硫化亞銻,具有優良的解毒、消炎和抗菌作用。傳統中醫認為,雄黃可以有效去除人體內的熱毒,對於一些由感染或熱毒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雄黃在防治某些皮膚病、癤瘡、蛇蟲咬傷等方面也有著顯著的效果。

雄黃在桱樹散中的使用,主要是針對特定的病症,通過其解毒和抗炎的能力,促進機體的自我修復。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進展,雄黃的這些特性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讓這一古老方劑在療效上更具科學依據。儘管雄黃的使用需謹慎,因其含有毒性,然而在合理的劑量和正確的使用方法下,仍然能為患者帶來治療上的幫助。這也反映了中醫藥方劑中,如何通過多種藥材的相互配伍,以達到更完善的治療效果。

桱樹散中加入白芨,主要是利用其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

白芨具有收斂止血的特性,能有效控制因外傷或手術造成的出血,幫助傷口快速止血。同時,白芨還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加速創傷修復。

在桱樹散中,白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止血生肌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外傷、潰瘍等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桱樹散

桱樹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

  • 白蒺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癤腫毒、皮膚瘙癢、痔瘡出血等症狀。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
  •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
  • 白笈: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經期、創傷性出血、金瘡不瘥、癰疽方中多用之、滋養肝腎、補血止血、兼具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活化氣血之功。

主治功效

桱樹散主治乾濕癬,是一種皮膚病,症狀是皮膚乾燥或濕潤,常出現在面部、腮部、發際或手背、腿上,伴有瘙癢,抓撓後會疼痛,且久治不癒。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及: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 雄黃: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總結

桱樹散是中醫治療乾濕癬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桱樹皮4兩,白蒺藜2兩,白礬1兩,雄黃1兩,白及1兩半。
上為細末。
涼水調,塗瘡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腮腺炎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皮膚癬菌病(足)

相同名稱方劑


桱樹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一引《德生堂方》。 組成:桱樹皮4兩,白蒺藜2兩,白礬1兩,雄黃1兩,白及1兩半。 主治:乾濕癬,面腮發際或手背腿上癢,抓則痛,而久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