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艾丸

WU A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21%
腎經 14%
肺經 14%
胃經 14%
膀胱經 7%
三焦經 7%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藥丸中含有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烏藥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腹痛拒按、四肢厥冷等症狀,烏藥能起到疏通氣血、溫陽散寒的作用,有效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物:烏藥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烏藥與香附、陳皮等藥物搭配,可以更好地行氣止痛,治療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等病症。

烏藥的加入,使烏藥丸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烏艾丸中包含艾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止痛: 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效果。對於因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腹痛等症狀,艾葉能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消炎止血: 艾葉具有消炎止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因寒濕凝滯所致的瘀血腫痛,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因此,烏艾丸中加入艾葉,能發揮其溫經止痛、消炎止血的作用,有效緩解相關病症。

烏艾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是針對其理氣止痛的功效。

香附性味辛、苦,溫,入肝、脾經。其行氣止痛的特性,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烏艾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等,而這些病症往往伴隨著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疼痛。香附可以疏肝理氣,調暢氣血,緩解疼痛,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烏艾丸

中藥方劑「烏艾丸」,主要成分為烏藥、艾葉、香附,主治功效是白帶中混有血絲或血塊。

艾葉 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等症狀。

烏藥 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可調理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症。

香附 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總結 烏艾丸以烏藥、艾葉、香附三味藥組成。烏藥補陽、行氣止痛,艾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三藥合用,具有溫經、補陽、行氣、止血的功效。用於白帶中混有血絲或血塊。

傳統服藥法


烏藥2兩半,艾葉6兩,香附4兩。
將艾浸醋中十數日,再將香附後一日曬乾,共為末,醋糊為丸。
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烏艾丸, 出處:《婦科玉尺》卷五。 組成:烏藥2兩半,艾葉6兩,香附4兩。 主治:赤白帶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