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膿桔梗散

XIAO NONG JU G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肺經 18%
胃經 15%
肝經 13%
心經 13%
腎經 8%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消膿桔梗散中包含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排膿止痛: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排膿止痛的功效。其味辛性平,入肺經,能宣肺氣,利咽喉,並能引導膿液排出,故可治療肺熱壅塞、咽喉腫痛、咳嗽痰稠、瘡瘍腫痛等症。
  2. 引藥下行,助消膿散結: 方劑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而桔梗能引藥下行,將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促進膿液排出,達到消膿散結的效果。

消膿桔梗散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引藥上行:消膿桔梗散旨在清熱解毒、消腫排膿,而防風性微溫,能疏散風邪,引藥上行,促進藥力透達病所,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作用。
  2. 緩解藥物毒性:方中桔梗、連翹、金銀花等藥性較寒涼,容易傷及脾胃,而防風性溫和,能緩解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傷及脾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消膿桔梗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桔梗性苦辛,味寒,有宣肺、利咽、排膿的功效,但其性偏寒,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能緩解桔梗的寒性,避免其過度寒涼,更好地保護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的功效,可以配合桔梗更好地消腫止痛、排膿生肌。同時,甘草還能增強桔梗的藥效,使消膿桔梗散的療效更顯著。

消膿桔梗散中包含敗醬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功效。

敗醬草味苦、性寒,入肺、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利濕通淋的功效。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炎症,促進膿液排出,故常用於治療癰疽瘡瘍、乳腺炎、淋巴結炎、肺膿瘍等化膿性感染。

消膿桔梗散以桔梗、蒲公英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藥物為主,加入敗醬草可加強清熱解毒、排膿消腫之效,提升整體療效。

消膿桔梗散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化濕,消腫止痛: 厚朴性溫,味辛苦,具有行氣化濕、消腫止痛的功效。桔梗散主治肺熱壅盛、痰熱內阻所致的咳嗽、胸痛、膿痰等症,而厚朴可協助行氣散結,使肺氣通暢,痰熱得以降解,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燥濕化痰,促進排膿: 厚朴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化解肺部的濕熱,促進膿痰的排出,對於膿痰粘稠、不易咳出的情況,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消膿桔梗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止痛: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止痛之效。桔梗散主要用於治療肺癰、乳癰等膿瘍病症,而生薑可以解毒散瘀,緩解疼痛,並助藥力達病所,促進膿液排出。
  2. 調和藥性: 桔梗散中藥材多偏寒涼,生薑則性溫,加入生薑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對脾胃造成損傷,同時也提升藥物療效。

消膿桔梗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活血止痛:肉桂性熱,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消膿桔梗散多用於治療膿瘡、癰腫等熱毒壅滯之症,肉桂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散瘀消腫,加速膿液排出。
  2. 引藥入內,加速療效:肉桂性溫,能引藥入內,並能助其他藥物發揮其功效。消膿桔梗散中的桔梗、金銀花等藥物清熱解毒,肉桂能將這些藥物引導至病竈部位,使其藥力更有效地發揮,加速療效。

消膿桔梗散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增強體質:消膿桔梗散主要用於治療膿瘡、癰腫等外感熱毒引起的疾病。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功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有助於抵抗外感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2. 補氣活血,消腫止痛:人參還具有補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減輕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消膿桔梗散中加入人參,不僅可以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抵抗力,還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消腫止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消膿桔梗散中包含細辛,主要原因如下:

  1. 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散寒止痛之效。膿瘡常伴有寒邪阻滯,疼痛難忍。細辛可溫經散寒,止痛消腫,改善膿瘡的疼痛症狀。
  2. 引藥入肺: 細辛氣味辛香,能引藥入肺,促進藥物深入病竈,提高療效。消膿桔梗散中其他藥物如桔梗、金銀花等,多為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品,細辛可助其發揮功效,更好地治療膿瘡。

消膿桔梗散中添加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 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消膿桔梗散治療的癰疽瘡瘍往往伴隨局部寒凝血瘀,乾薑能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2. 助藥力,增強消腫止痛效果: 乾薑性溫,能助藥力,增強桔梗、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物的功效,起到消腫止痛、促進膿液外排的作用,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膿桔梗散」

「消膿桔梗散」為一消膿中藥方劑,中藥方劑組成如下:桔梗、防風、甘草、敗醬草、厚朴、生薑、肉桂、人參、細辛、乾薑。主治功效為:發背癰腫,表示背上長了大膿瘡。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敗醬草

敗醬草性寒、味苦,入肺經、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排膿、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清熱涼血,消癰排膿,止痛止血,尤善清肺熱。敗醬草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液流通,活化血液;常治痛經、產後瘀血、跌打損傷等症。外用敗醬草鮮草搗爛外敷,可治瘡癰腫毒。

厚朴

中藥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肉桂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n\n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總結

「消膿桔梗散」為一消膿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之功效。方中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敗醬草清熱瀉火,排膿活血;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生薑散風寒,溫中止嘔;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人參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細辛散風寒,溫肺化痰;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諸藥合用,共奏消膿解毒之功。

傳統服藥法


桔梗(去蘆頭,炒)1兩,木佔斯1兩,防風(去叉)1兩,甘草(炙、銼)1兩,敗醬1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人參1兩,細辛(去苗葉)1兩,乾薑(炮)1兩。
上為散。
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3次。以愈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消膿桔梗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組成:桔梗(去蘆頭,炒)1兩,木占斯1兩,防風(去叉)1兩,甘草(炙、銼)1兩,敗醬1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人參1兩,細辛(去苗葉)1兩,乾薑(炮)1兩。 主治:發背癰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