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踯躅丸

YANG ZHI ZH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53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6%
肺經 16%
脾經 16%
膀胱經 16%
肝經 16%
腎經 10%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羊躑躅丸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能固澀腸胃,減少腸道蠕動,對於羊躑躅丸治療的腹瀉、泄瀉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2. 解毒止癢:白礬亦有解毒止癢之效,可以抑制羊躑躅中的毒性成分,降低其對人體的刺激,並減輕由毒性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此外,白礬的收斂作用也有助於減少羊躑躅丸的劑量,提高用藥安全性。

羊躑躅丸方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溫陽助陽: 羊躑躅丸主治陽虛寒症,而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具有補腎壯陽、溫陽助陽的功效,可助藥力溫補腎陽,改善陽虛寒症。
  2. 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羊躑躅丸方中可能存在某些成分容易導致腸道燥熱,而肉蓯蓉兼具潤腸通便、利水消腫之效,可緩解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使藥性更為平和。

因此,肉蓯蓉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補腎壯陽的效果,也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使藥方更加完善。

主治功效


羊躑躅丸

藥物組成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以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肉蓯蓉還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筋骨等功效。

主治功效

  • 鼻中長出肉瘤,使鼻子不通氣。

藥物組成介紹

肉蓯蓉

  • 性味:甘、溫。

  • 歸經:腎、肝經。

  • 功效: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白礬

  • 性味:酸、澀、涼。

  • 歸經:肺、胃經。

  • 功效: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

總結

羊躑躅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白礬和肉蓯蓉。具有止血、清熱解毒、補腎陽、益精血等功效。主治鼻中長出肉瘤,使鼻子不通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鼻息肉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羊踯躅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七。 組成:羊踯躅花半兩,白礬半兩(燒令汁盡),礬石半兩(細研),肉蓯蓉1分。 主治:鼻中生瘜肉,不通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