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丹

XUE ME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碥》卷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膀胱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雪梅丹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雪梅丹多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能有效去除濕氣,緩解瘙癢,達到止癢目的。
  2. 收斂生肌: 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生肌止血。雪梅丹中加入白礬,可以幫助收斂潰瘍面,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症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雪梅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咽喉諸腫、喉痹、牙痛。

治療原理:

從多本古籍記載中,我們可以歸納出「雪梅丹」的主要成分與製作方法,以及其治療原理:

  • 主要成分:白礬(明礬) 為主。
  • 製作方法: 將大青梅去核,納入明礬,以竹籤固定,武火煅燒。只取用煅燒後的白礬,以輕白如膩粉者為佳。

治療原理分析:

  1. 白礬的藥性與功效: 明礬,味酸澀,性寒,具有 收斂止血、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清熱消痰 的功效。在「雪梅丹」中,明礬是核心成分,其主要作用在於:

    • 清熱消痰: 針對咽喉腫痛,明礬的寒性能夠清熱,其收斂之性能夠消腫,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 燥濕化痰: 明礬的燥濕作用,可以收斂咽喉部的痰涎,減輕腫脹和堵塞感,使呼吸暢通。
    • 解毒: 明礬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有助於抑制咽喉部的病原體,加速病情恢復。
  2. 「雪梅丹」的特殊炮製方法: 古籍記載中,皆強調「雪梅丹」使用青梅包裹明礬煅燒,而非直接使用明礬。這種炮製方法有以下優勢:

    • 控制藥性: 青梅為酸性,與明礬一起煅燒,可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使明礬的藥性更為平和。
    • 增強藥效: 青梅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與明礬共同作用,可能產生協同增效的作用。
    • 取其精華: 煅燒後的明礬,只取「輕白如膩粉」者,說明煅燒過程能夠提純明礬,去除雜質,使其藥效更為集中。
  3. 「雪梅丹」的應用方式: 古籍中多處提到「雪梅丹」用於「吹喉」,說明其外用為主。外用吹喉,藥物能夠直接作用於病灶,起效更快,更直接。

  4. 「雪梅丹」與其他方劑的比較:

    • 與「碧丹」、「金丹」的關係: 《雜病源流犀燭》和《沈氏尊生書》中提到「雪梅丹」與「碧丹」、「金丹」的配伍使用。三者均為治療喉痹的方劑。「碧丹」重在消痰清熱、祛風解毒;「金丹」藥性較為迅猛,走竄力強。「雪梅丹」則相對平和,與「碧丹」、「金丹」合用,可以根據病情輕重調整比例,使治療更為精準。
  5. 總結: 「雪梅丹」以煅燒後的明礬為主要成分,利用其清熱消痰、燥濕解毒的功效,通過吹喉的方式,直接作用於咽喉病灶,達到消腫止痛、化痰利咽的效果。其炮製方法獨特,與其他方劑配伍靈活,是古代治療咽喉疾病的有效方劑之一。

古籍印證:

  • 《重樓玉鑰續編》: 「雪梅丹,功並角藥,而和平過之且簡易便於修合洵秘方也。」 指出「雪梅丹」功效顯著,且製作簡便。
  • 《醫碥》: 「用出涎清痰甚捷,此秘方也。」 強調「雪梅丹」的清痰效果迅速。
  • 《雜病源流犀燭》&《沈氏尊生書》: 均將「雪梅丹」列為「尤氏方」內的製梅礬,並詳細記載了其與「碧丹」、「金丹」的配伍比例,印證了其臨床應用價值。

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雪梅丹」是一個以煅燒明礬為主要成分,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牙痛等症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基於明礬的清熱消痰、燥濕解毒功效,通過獨特的炮製方法和吹喉的外用方式,達到快速緩解症狀的目的。在臨床應用中,「雪梅丹」常與其他方劑配伍使用,根據病情輕重調整比例,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呈現方式

中藥方劑「雪梅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咽喉諸腫、喉痹、牙痛。

治療原理:

從多本古籍記載中,我們可以歸納出「雪梅丹」的主要成分與製作方法,以及其治療原理:

  • 主要成分:白礬(明礬) 為主。
  • 製作方法: 將大青梅去核,納入明礬,以竹籤固定,武火煅燒。只取用煅燒後的白礬,以輕白如膩粉者為佳。

治療原理分析:

  1. 白礬的藥性與功效: 明礬,味酸澀,性寒,具有 收斂止血、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清熱消痰 的功效。在「雪梅丹」中,明礬是核心成分,其主要作用在於:

    • 清熱消痰: 針對咽喉腫痛,明礬的寒性能夠清熱,其收斂之性能夠消腫,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 燥濕化痰: 明礬的燥濕作用,可以收斂咽喉部的痰涎,減輕腫脹和堵塞感,使呼吸暢通。
    • 解毒: 明礬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有助於抑制咽喉部的病原體,加速病情恢復。
  2. 「雪梅丹」的特殊炮製方法: 古籍記載中,皆強調「雪梅丹」使用青梅包裹明礬煅燒,而非直接使用明礬。這種炮製方法有以下優勢:

    • 控制藥性: 青梅為酸性,與明礬一起煅燒,可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使明礬的藥性更為平和。
    • 增強藥效: 青梅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與明礬共同作用,可能產生協同增效的作用。
    • 取其精華: 煅燒後的明礬,只取「輕白如膩粉」者,說明煅燒過程能夠提純明礬,去除雜質,使其藥效更為集中。
  3. 「雪梅丹」的應用方式: 古籍中多處提到「雪梅丹」用於「吹喉」,說明其外用為主。外用吹喉,藥物能夠直接作用於病灶,起效更快,更直接。

  4. 「雪梅丹」與其他方劑的比較:

    • 與「碧丹」、「金丹」的關係: 《雜病源流犀燭》和《沈氏尊生書》中提到「雪梅丹」與「碧丹」、「金丹」的配伍使用。三者均為治療喉痹的方劑。「碧丹」重在消痰清熱、祛風解毒;「金丹」藥性較為迅猛,走竄力強。「雪梅丹」則相對平和,與「碧丹」、「金丹」合用,可以根據病情輕重調整比例,使治療更為精準。
  5. 總結: 「雪梅丹」以煅燒後的明礬為主要成分,利用其清熱消痰、燥濕解毒的功效,通過吹喉的方式,直接作用於咽喉病灶,達到消腫止痛、化痰利咽的效果。其炮製方法獨特,與其他方劑配伍靈活,是古代治療咽喉疾病的有效方劑之一。

古籍印證:

  • 《重樓玉鑰續編》: 「雪梅丹,功並角藥,而和平過之且簡易便於修合洵秘方也。」 指出「雪梅丹」功效顯著,且製作簡便。
  • 《醫碥》: 「用出涎清痰甚捷,此秘方也。」 強調「雪梅丹」的清痰效果迅速。
  • 《雜病源流犀燭》&《沈氏尊生書》: 均將「雪梅丹」列為「尤氏方」內的製梅礬,並詳細記載了其與「碧丹」、「金丹」的配伍比例,印證了其臨床應用價值。

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雪梅丹」是一個以煅燒明礬為主要成分,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喉痹、牙痛等症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基於明礬的清熱消痰、燥濕解毒功效,通過獨特的炮製方法和吹喉的外用方式,達到快速緩解症狀的目的。在臨床應用中,「雪梅丹」常與其他方劑配伍使用,根據病情輕重調整比例,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傳統服藥法


大青梅、明礬。
出涎清痰。
將大青梅破開去核,將明礬入內,竹籤釘住,武火煅盡,梅勿用,只用白礬(輕白如膩粉)。
吹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雪梅丹, 出處:《醫碥》卷七。 組成:大青梅、明礬。 主治:出涎清痰。主治:咽喉諸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