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大黃、藤黃、明礬、蟾酥、麝香、沒藥、乳香、蝸牛。
搗爛為條,遇毒,醋磨。以筆圈之,日圈日小,並以筆畫引到別處消散。
方劑組成解釋
- 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藤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汗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蟾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沒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乳香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蝸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疔毒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以及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師。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
相同名稱方劑
圈毒方, 出處:《理瀹》。 組成:大黃、藤黃、明礬、蟾酥、麝香、沒藥、乳香、蝸牛。 主治:疔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