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毒方

QUAN D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5%
脾經 15%
大腸經 11%
膀胱經 7%
心包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3%
肺經 3%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圈毒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其瀉熱解毒之效。

大黃味苦寒,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寒性可清泄體內熱毒,並能促進腸胃蠕動,加速毒素排出。

在圈毒方中,大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清除體內積熱毒邪,達到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效果。尤其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熱蘊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圈毒方中的藤黃(學名:Garcinia mangostana)是一種具有重要藥理作用的中藥材,其主要成分包括多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物質。首先,藤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能,適合用於治療由於熱毒引起的各類疾病。其內含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消除體內的毒素,促進健康。

其次,藤黃對於某些代謝疾病有輔助療效,能夠協助降低血脂,改善代謝狀況,這對於需要治理代謝紊亂的患者尤為重要。再者,藤黃還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能夠減少體內的炎症反應,有助於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因此,藤黃作為圈毒方的組成成分,能夠在多個方面增強方劑的療效,增進患者的整體健康,這也是選用藤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圈毒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解毒: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具有燥濕解毒、止瀉止痢的功效。圈毒方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積、脾胃不和、腹痛腹瀉等症,白礬能有效去除濕熱,緩解症狀。
  2. 收斂止血: 白礬亦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止血、消腫、止痛。圈毒方中加入白礬,可幫助收斂腸道黏膜,防止腸道出血,減輕腹痛。

總而言之,白礬在圈毒方中的作用,主要在於燥濕解毒、收斂止血,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目的。

圈毒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作用是解毒、消腫和改善循環。該方劑中包含的蟾酥(蟾蜍毒)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有助於發揮其療效。

蟾酥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蟾毒素,具有強烈的解毒作用,能有效對抗細菌和病毒,減少體內毒素的沉積。其性味苦寒,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腫脹、發炎等症狀表現尤為顯著。此外,蟾酥還有化痰、祛痰的功效,可以幫助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

在圈毒方中,蟾酥的運用精確地體現了中醫藥理論中的「君臣佐使」關係,蟾酥作為主要成分,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調和,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強化解毒、消腫的目的。因此,蟾酥在圈毒方中的存在,對於治療相關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圈毒方中使用麝香,主要是因為其獨特的藥理作用與功效。在中醫理論中,麝香屬於香類藥材,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的功能,特別適用於治療因血瘀引起的疾病。此外,麝香還被認為具有開竅、醒神的效果,用於治療中風後遺症及昏迷狀態時,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意識,改善症狀。

麝香的氣味濃烈,能夠驅散寒濕,幫助其他藥材的功效發揮,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同時,其對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也與圈毒方的主旨不謀而合,適合用於各類因毒邪引起的疾病。綜上所述,麝香在圈毒方中的應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提升了整體治療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圈毒方」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止痛: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毒素入侵而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2. 解毒消腫:沒藥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減輕毒素對機體的傷害,並促進毒素排出,加速腫脹消退。

綜上所述,沒藥在「圈毒方」中發揮了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重要作用,有助於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狀,加速康復。

圈毒方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圈毒方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達到治癒目的。
  2. 引導藥力,直達病所:乳香氣味芳香,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增強藥效。圈毒方中其他藥材可能難以穿透肌膚,而乳香則可起到引導作用,將藥效更有效地送達患處,提高治療效果。

「圈毒方」中使用「蝸牛」的理由主要有兩個:

  1. 清熱解毒: 蝸牛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所引起的瘡瘍腫毒、疔瘡、蛇蟲咬傷等症狀,蝸牛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蝸牛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對於因瘀血阻滯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蝸牛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總之,蝸牛在「圈毒方」中扮演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熱毒熾盛、瘀血阻滯引起的各種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圈毒方」

圈毒方為中藥方劑之一,主治疔毒。以下針對各成分進行介紹:

大黃

性寒,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藤黃

性溫,味酸、甘,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痰、健脾和胃、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白礬

性寒,味酸、澀,歸肺、脾、大腸經。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蟾酥

性寒,味甘、辛、鹹,歸心、肝、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之效。

麝香

性溫,味辛、苦,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功效。

沒藥

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乳香

性溫,味辛、苦,歸肝、脾、腎經。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

蝸牛

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明目退翳等功效。

總結

圈毒方中的各味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相互配合,可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對疔毒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大黃、藤黃、明礬、蟾酥、麝香、沒藥、乳香、蝸牛。
搗爛為條,遇毒,醋磨。以筆圈之,日圈日小,並以筆畫引到別處消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以及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師。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

相同名稱方劑


圈毒方, 出處:《理瀹》。 組成:大黃、藤黃、明礬、蟾酥、麝香、沒藥、乳香、蝸牛。 主治:疔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