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瓜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燥濕止瀉之功效。金瓜丸主治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腹脹、泄瀉等症,而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濕熱,改善脾胃功能。
2. 抑制細菌生長: 黃連中含有小檗鹼,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生長,進一步控制濕熱所致的腸道炎症。
因此,黃連在金瓜丸方劑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抑菌止瀉的作用,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金瓜丸中加入黃柏,主要是因為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金瓜丸的組成藥材多偏於清熱利濕,而黃柏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瀉火的作用,進一步達到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症狀的效果。同時,黃柏還可抑制細菌生長,對於濕熱導致的感染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黃柏在金瓜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金瓜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金瓜丸中可能含有較為燥烈的藥材,甘草可以中和其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使藥效更加平和。
-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藥效,可以補脾益氣、緩解咳嗽、止痛等。加入金瓜丸中,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金瓜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消脹的功效。青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其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的功效。
金瓜丸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積不消等症。青皮在此方中可以緩解胃腸脹滿,促進消化,並消散氣滯,達到止痛的效果。同時,青皮還能協同其他藥物,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瓜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金瓜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熱。症狀表現為:
- 身多壯熱:身體經常發熱,體溫升高。
- 黃瘦:面色萎黃,形體消瘦。
- 多渴:經常口渴。
- 吃食不長肌膚:食慾可能正常,但進食後仍不能長肌肉,體重不增。
- 肌熱盜汗:除了發熱,還可能伴有盜汗現象。
此外,古文還提到金瓜丸具有以下功效:
- 久服令肥:長期服用可以使小兒肥壯。
- 消食長肌肉:促進消化,增長肌肉。
- 解熱:緩解發熱症狀。
- 進食肥肌:增進食慾,使身體肥壯。
- 退肌熱:消除肌肉發熱的症狀。
治療原理
金瓜丸的藥物組成包括:黃連、黃柏、甘草、青皮,並輔以麝香、豶豬膽等。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 清熱燥濕:黃連和黃柏均為苦寒之品,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黃連善清心胃之火,黃柏善清下焦濕熱。二者合用,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積熱,特別是脾胃濕熱,這是導致小兒疳熱的主要病機之一。
- 調和脾胃:青皮具有行氣化痰、健脾開胃的作用,可以疏理脾胃氣機,促進運化功能。甘草則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功效,可以減輕黃連、黃柏的苦寒之性,保護脾胃。
- 清熱解毒:黃連和黃柏也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清除體內的熱毒,改善疳熱的症狀。
- 芳香開竅:麝香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可以增強藥物的療效,並有助於提振小兒的精神。
- 滋陰潤燥:豶豬膽(即公豬的膽)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以輔助清熱,並有助於改善黃瘦、口渴等症狀。
總體而言,金瓜丸通過清熱燥濕、調和脾胃、清熱解毒、芳香開竅、滋陰潤燥等作用,來達到治療小兒疳熱的目的。該方劑針對小兒疳熱的病機,標本兼治,既能清除體內積熱,又能調理脾胃功能,促進小兒的健康發育。
傳統服藥法
黃連、黃柏、甘草(微炙)、青皮(去白)各等分。
肥孩兒,解肌。
上為細末,研入麝香少許,和勻,以豶豬膽和,卻入膽內盛,用線子系定,於石器內,漿水煮五七沸,取出,風頭吊一宿,取出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7丸,米飲送下。漸加至10丸。
黃連丸(《聖濟總錄》卷一七二)、金粟丸(《普濟方》卷三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瓜丸有清熱解毒、消食化積的作用,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金瓜丸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金瓜丸,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黃連、黃柏、甘草(微炙)、青皮(去白)各等分。 主治:肥孩兒,解肌。主治:小兒疳熱,身多壯熱,黃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