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散

TU SI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肝經 22%
脾經 16%
心經 11%
大腸經 11%
肺經 5%
胃經 5%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菟絲子散」是一種傳統中醫藥,具有溫補腎陽、益精血、補虛陰、通經絡等功效。它通常用於治療因陽氣虛弱、虛寒日久引起的小便不暢,排尿時會有少量餘尿等症狀。

菟絲子散的主要成分包括:

  •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 龍骨: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 韭根:具有溫補腎陽、益精血、補虛陰、通經絡等功效。
  •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菟絲子散的組成成分具有協同作用,可以起到溫補腎陽、益精血、補虛陰、通經絡等功效。其中,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等功效,龍骨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等功效,韭根具有溫補腎陽、益精血等功效,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菟絲子散主要用於治療因陽氣虛弱、虛寒日久引起的小便不暢,排尿時會有少量餘尿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陽痿遺精、小便頻繁、腰膝酸軟、目昏耳鳴、久瀉不止、陰虛內熱、虛熱泄瀉等症狀。

總之,菟絲子散是一種傳統中醫藥,具有溫補腎陽、益精血、補虛陰、通經絡等功效。它通常用於治療因陽氣虛弱、虛寒日久引起的小便不暢,排尿時會有少量餘尿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陽痿遺精、小便頻繁、腰膝酸軟、目昏耳鳴、久瀉不止、陰虛內熱、虛熱泄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菟絲子3兩(搗),甘草2兩(炙微赤,銼),棗肉3兩,桂心3兩(銼),杜仲5兩(去皺皮,銼),麥門冬2兩(去心),生乾地黃5兩,肉蓯蓉3兩(銼,去皺皮,切)。
以酒5升,漬三宿,出曬乾,復浸,更曬乾,以酒盡為度,搗細羅為散。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菟絲子具有補腎陽、固精縮尿的功效。龍骨具有鎮靜安神、固精止遺的功效。韭根具有補腎陽、固精縮尿的功效。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的功效。蛇床子具有溫腎散寒、燥濕止帶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陽、固精縮尿的功效,適合於腎陽不足、小便頻繁、尿後餘瀝不盡等症狀。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尿失禁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遺精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盂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菟絲子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 組成: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乾,别搗爲末),補骨脂1兩(微炒),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車前子1兩,龍骨半兩。 主治:虛勞羸損,失精。

菟絲子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九。 組成:菟絲子2兩(酒浸3宿,曬乾,别搗爲末),白龍骨1兩,韭子1兩(微炒),肉蓯蓉2兩(酒浸1宿,銼,去皺皮,炙乾),熟乾地黃1兩,蛇床子1兩。 主治:虛勞久冷,小便餘瀝。

菟絲子散, 出處:《聖惠》卷五十八。 組成: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乾,别搗爲末),牡蠣1兩(燒爲粉),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皮,炙乾),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五味子1兩,雞膍胵中黃皮2兩(微炙)。 主治:小便多,或不禁。

菟絲子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九。 組成:菟絲子2兩(酒浸1宿,曬乾,别搗,爲末),韭子2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歸1兩,川芎1兩,桂心1兩,車前子2兩,白礬2兩(燒,爲末)。 主治:虛勞,小便白濁,及夢遺尿精。

菟絲子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菟絲子3分(湯浸3宿,焙乾,别搗,爲末),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肉蓯蓉1兩(酒浸1宿,去皺皮,炙令乾),桑螵蛸1兩(微炒),牡蠣1兩(燒爲粉),五味子1兩,雞膍胵2兩(微炙)。 主治:膀胱及腎臟虛冷憊傷,小便滑數,白濁不止。

菟絲子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組成:菟絲子3兩(搗),甘草2兩(炙微赤,銼),棗肉3兩,桂心3兩(銼),杜仲5兩(去皺皮,銼),麥門冬2兩(去心),生乾地黃5兩,肉蓯蓉3兩(銼,去皺皮,切)。 主治:虛勞不足,陰陽失度,傷筋損脈,噓吸短氣,漏泄不止,小便赤黃,陰下濕痹,腰脊如折,顔色不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