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寶丸
GOU B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五十引《瘡科通玄論》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1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狗寶丸」中的「蟾酥」是一種具有解毒化瘀、消腫止痛的藥材。蟾酥含有蟾毒素、氨基酸等成分,對於消腫解毒、止痛有顯著的效果。在「狗寶丸」中,蟾酥主要用於處理由於瘀血、毒熱引起的腫塊或疼痛。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除體內的毒素,從而改善因瘀血或毒熱造成的疾病。蟾酥的加入,使得方劑在治療腫塊、腫痛等症狀方面更加有效。
狗寶丸中添加冰片,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狗寶丸中常含有其他溫熱性藥材,例如狗寶、鹿茸等,冰片可起到平衡藥性、防止燥熱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負擔。
-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醒神的作用,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提高藥效。同時,冰片還可以減輕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如頭暈、噁心等。
總而言之,冰片在狗寶丸中的添加,不僅起到平衡藥性、清熱解毒的作用,還可以提高藥效、減輕副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狗寶丸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開竅醒神,活血止痛: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犬隻因跌打損傷、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昏迷、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麝香能起到迅速通竅、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恢復犬隻的正常生理功能。
2. 溫腎壯陽,補益精氣: 麝香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氣的功效,對於犬隻因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麝香能起到溫補腎陽、益精填髓的作用,增強犬隻的體質。
主治功效
狗寶丸主治功效分析
狗寶丸最早見於《濟生方》,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癰疽、發背、附骨疽等惡性腫毒。其後,《本草綱目》、《惠直堂經驗方》等醫書亦有收載,並有所發展。綜合各家論述,可將狗寶丸的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主治功效
- 癰疽發背、附骨疽、諸般惡腫: 這是狗寶丸最主要的適應症。如《仁齋直指方論》言“專治癰疽發背、附骨疽、諸般惡腫”,《嚴氏濟生方》亦言“專治癰疽發背,附骨疽,諸般惡瘡”。
- 赤疔瘡: 《本草綱目》引《通玄論》記載狗寶丸可用於治療赤疔瘡。
- 反胃膈氣: 《本草綱目》引《楊氏頤真堂方》記載狗寶丸可用於治療反胃膈氣。
- 白麵疔、冷疔、耳風毒、眉發疽、螻蛄串、肚肋癰、鞋帶癰、腳心疽、上下眼毒、髭、髯、須三毒、胝毒、夾毒、手心癰、乳癰、心臟癰、手腕毒、便毒、鯉魚毒、膝腿毒、鶴膝風、腳指毒等等: 《新刻圖形枕藏外科》列舉了多種外科疾病,顯示狗寶丸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 瘡瘍腫毒: 《青囊全集秘旨》則以疔瘡惡腫,赤根疔腫為代表,並有“拔根法”和“流氣追毒藥,貼拔毒膏”等外治法。
治療原理
狗寶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三大原則。
- 清熱解毒: 癰疽、疔瘡等疾病多因火毒內蘊所致,狗寶丸中蟾酥、冰片、雄黃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
- 活血化瘀: 腫毒往往伴隨著氣血瘀滯,狗寶丸中麝香、乳香、沒藥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腫塊消散。
- 消腫止痛: 狗寶丸中的蟾酥、冰片等藥物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症狀。
- 發汗解毒: 多部文獻都提到了服用狗寶丸後需要“暖臥,汗出為度”,這說明狗寶丸還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可以通過發汗將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如《嚴氏濟生方》中“先投狗寶丸半時,次投熱蔥粥以助之,厚被蓋覆病者,使汗出周浹,則毒勢隨汗而解”。
總結
狗寶丸是一個歷史悠久、應用廣泛的中藥方劑,其主治功效涵蓋了多種外科疾病,特別是癰疽、疔瘡等惡性腫毒。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發汗解毒等中醫理論,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不過,不同醫家對狗寶丸的具體組成和用量有所不同,反映了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
傳統服藥法
狗寶1兩(生用),蟾酥2錢,乳香(別研)1錢,沒藥(別研)1錢,雄黃1錢,硇砂1錢,輕粉1錢,麝香1錢,鉛白霜1錢,粉霜(別研)1錢,金頭蜈蚣7個(頭尾腳足炙黃色,研如泥),烏金石2錢,鯉魚膽7個(乾者用之,去皮,臘月者佳),狗膽1個(乾者用之,去皮,黑狗者,臘月者好),頭胎孩兒乳1合,黃蠟3錢。
上先將頭胎孩兒乳、黃蠟放在銚內,文、武火化開,用前藥末和成劑,放在瓷器內。
要用,旋丸如麻子大2丸;如病大,3丸;用白丁香7個(直者為妙),以新汲水化開,送下狗寶丸。腰以下病,食前服;腰以上病,食後服。如人行3里,用熱蔥白粥投之,即以衣被蓋定,汗出為
寸金丸、返魂丹、再生丸、迫命丹、延壽丸、來蘇丸、知命丸、得道丸(《御藥院方》卷十)、寸金丹(《外科精義》卷下)、來蘇丹、知命丹(《赤水玄珠》卷二十九)、黍米寸金丹、延壽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狗寶丸有毒,不宜過量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狗寶丸, 出處:《本草綱目》卷五十引《瘡科通玄論》。 組成:狗寶8分,蟾酥2錢,龍腦2錢,麝香1錢。 主治:赤疔瘡。
狗寶丸, 出處:《楊氏頤真堂方》引丁丹崖方(見《本草綱目》卷五十)。 組成:硫黃1錢,水銀1錢(同炒成金色),狗寶3錢(爲末)。 主治:反胃,膈氣。
狗寶丸, 出處:《濟生》卷八。 組成:狗寶1兩(生用),蟾酥2錢,乳香(别研)1錢,沒藥(别研)1錢,雄黃1錢,硇砂1錢,輕粉1錢,麝香1錢,鉛白霜1錢,粉霜(别研)1錢,金頭蜈蚣7個(頭尾腳足炙黃色,研如泥),烏金石2錢,鯉魚膽7個(乾者用之,去皮,臘月者好),狗膽1個(乾者用之,去皮,黑狗者,臘月者好),頭胎孩兒乳1合,黃蠟3錢。 主治:癰疽發背等各種惡瘡,初起憎寒壯熱飯渴;以及暴中急症,猝然倒僕。附骨疽,諸般惡瘡。腦疽、氣疽、癰腫,遍身附骨腫痛,先覺時飲水,口中煩渴,發寒發熱,四肢沉重,身體壯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