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麝無價散

冰麝無價散

BING SHE WU JI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藥成方配本》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肝經 27%
脾經 27%
肺經 17%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冰麝無價散」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開竅醒神等功效。它可以 清熱解毒,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疽、瘡瘍、口瘡、咽喉腫痛等症;涼血止痛,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頭痛、齒痛、耳痛、跌打損傷等症。

因此,冰片在「冰麝無價散」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助於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改善病症。

冰麝無價散方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性溫通,能開竅醒神,用於神昏、癲癇、中風等症。
  2. 活血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絡,止痛消腫,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

因此,冰麝無價散中使用麝香,是利用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冰麝無價散為治療痘症之傳統方劑,其功效與組成分析如下: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解析

此方主治「痘症透發不足,或冒風隱縮」,重點在於解決痘疹(尤指天花)發展過程中因氣血阻滯或外感風邪,導致痘疹無法順利透發、隱伏不現或回縮之危急狀況。

  • 透發不足:指痘疹未能依循正常病程外透,可能因正氣虛弱或邪氣閉鬱。
  • 冒風隱縮:痘疹初現後因外感風邪,導致疹點突然內陷,屬險證,需緊急透邪外出。

此方以「穢濁透毒」為核心思路,利用氣味辛烈之品強行開竅通絡,助痘毒外達。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公豬糞(主藥)

  • 炮製重點:經長期漂洗、曬露去穢,僅保留穢濁之性而無濁臭,轉為「濁中之清」。
  • 中醫邏輯
    • 傳統認為穢濁之物(如糞便、五靈脂)能「以濁引濁」,穿透黏滯之邪毒。
    • 公豬糞性寒,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載其可「解熱毒,治痘瘡黑陷」,推測其寒性兼能清熱,避免熱毒內閉。
    • 曬露後減其峻烈,使藥性緩和而專注於透發。

2. 冰片(佐藥)

  • 性辛涼,具「通諸竅、散鬱火」之效,能迅速開泄肌表腠理,助痘疹外透。
  • 其芳香走竄之力,可引領藥性直達病所,破除氣血壅滯。

3. 麝香(佐藥)

  • 辛温香烈,為「通關利竅」第一品,能深入血絡,動搖伏邪,促使痘毒從內透出。
  • 與冰片協同,一温一涼,既能宣透又不致助熱。

三、全方配伍思維

  1. 穢濁為體,香竅為用
    公豬糞為體,奠定「透毒」基礎;冰麝為用,提供「開竅」動力。三者形成「由裡達表」的透發鏈條。
  2. 動靜結合
    公豬糞質重沉降(靜),冰麝輕揚走竄(動),一沉一浮,調動氣機雙向運轉,迫毒外散。
  3. 解毒與透毒並行
    公豬糞清解內伏熱毒,冰麝疏通外透路徑,標本兼顧。

四、可能的治療原理假設

  • 物理性刺激:公豬糞中的微量礦物質或有機物,可能通過消化道或血液循環輕度刺激免疫反應,模擬「毒邪外透」狀態。
  • 神經調節:冰麝通過嗅覺或黏膜吸收,興奮中樞神經,間接調節體表微循環,改善痘疹透發。
  • 傳統理論:符合「給邪出路」原則,利用穢濁藥「同氣相求」吸引深伏之毒,再以香藥開路導出。

此方反映古代「險證用奇」的思維,現代雖罕用,但其穢濁藥與香藥的極端配伍,仍具理論探討價值。

傳統服藥法


公豬糞(漂淨10天,曬露,以無臭氣為度,多灰研末)1兩,冰片5釐,麝香5釐。
每服3錢,絹包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冰麝無價散,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公豬糞(漂淨10天,曬露,以無臭氣爲度,炙灰研末)1兩,冰片5厘,麝香5厘。 主治:痘症透發不足,或冒風隱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