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牙散

開牙散

KAI Y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0.4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22%
肺經 16%
心經 13%
大腸經 8%
腎經 8%
胃經 8%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開牙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收斂生津:烏梅味酸性收斂,能收斂脾胃,生津止渴。對於開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促進牙齒健康生長。

二、清熱解毒:烏梅性寒,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開牙期間,可能出現的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熱毒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幫助消炎止痛。

開牙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牙齦紅腫、疼痛、流膿等症狀,冰片能有效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開竅通竅,止痛生肌: 冰片能開竅通竅,並具有止痛生肌的功效。對於牙齒疼痛,尤其是牙髓炎、牙周炎等症狀,冰片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

因此,在開牙散方劑中加入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通竅、止痛生肌等作用,有助於治療牙齒相關疾病。

開牙散中含有麝香,主要基於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通經止痙的功效。

對於牙痛,麝香可通過開竅醒神,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牙痛的疼痛感;同時,麝香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牙周炎等牙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因此,麝香在開牙散中,起到重要的緩解牙痛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開牙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牙關緊閉,藥不得入」,即因風痰、驚風、中風等導致牙關緊閉,口噤不開,無法進藥或進食的急症。其作用機理在於通關開竅,透過局部用藥刺激牙關及鼻腔,緩解肌肉強直,促使口噤解除,以便後續治療。

組成邏輯與可能功效

  1. 華陰細辛(1錢)

    • 作用:辛溫走竄,能散風寒、通竅止痛。
    • 治療原理:其刺激性氣味與局部麻醉效果可舒緩牙關緊閉,兼有開竅醒神之效。
  2. 南星(1錢,疑為天南星)

    • 作用:燥濕化痰、祛風解痙。
    • 治療原理:針對風痰阻絡所致的口噤,透過化痰通絡,緩解肌肉僵直。
  3. 樸消(1錢,即芒硝)

    • 作用:清熱瀉火、軟堅散結。
    • 治療原理:局部外用可能利用其滲透性,幫助藥物穿透緊閉的牙關,兼清熱以緩解內熱壅滯。
  4. 麝香(半錢)

    • 作用:開竅醒神、活血散結。
    • 治療原理:芳香走竄之力極強,能快速通關開閉,提振神志,促使氣血流通。
  5. 蠍梢(5條,即全蠍尾部)

    • 作用:熄風止痙、通絡止痛。
    • 治療原理:針對驚風、中風引起的筋脈拘急,透過熄風解痙,直接緩解牙關緊閉。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外治法為主:方中藥物多具辛香走竄之性,透過擦牙吹鼻雙途徑給藥,直接刺激局部(口腔與鼻腔黏膜),利用藥物滲透與反射作用,促使牙關鬆弛。
  • 協同作用
    • 細辛、麝香相配,增強開竅通關之力。
    • 南星、蠍梢共奏化痰熄風之效,標本兼顧。
    • 樸消輔助清熱軟堅,避免痰熱膠結。

延伸應用

此方側重急救,適用於風痰閉阻、驚風抽搐等實證。若結合內服藥(如「至寶丹」「蘇合香丸」),可進一步鞏固療效。其設計體現中醫「急則治標」的思路,以局部刺激迅速緩解症狀,為後續治療創造條件。

(分析完畢)

傳統服藥法


華陰細辛1錢,南星1錢,樸消1錢,麝半錢,蠍梢5條。
通關定驚。
上為末。以少許用烏梅肉揉和擦牙,兼用細辛、皂角、荊芥末吹入鼻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開牙散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開牙散, 出處:《傷科補要》卷三。 組成:烏梅肉、冰片、麝香。 主治:牙關緊閉,藥不得入。

開牙散, 出處:《直指小兒》卷一。 組成: 開牙散(《直指小兒》卷一。)出處:《直指小兒》卷一。組成:華陰細辛1錢,南星1錢,朴消1錢,麝半錢,蠍梢5條。主治:通關定驚。 。 主治:通關定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