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

HUANG LIAN ZHU RU JU PI BAN XI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8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0%
肺經 20%
膽經 13%
心經 6%
大腸經 6%
肝經 6%
脾經
胃經
肺經
膽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之功效。此方以竹茹、橘皮清熱化痰,半夏燥濕化痰,但若熱邪熾盛,僅靠清化痰熱不足,需加入黃連以清熱瀉火,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效果。
  2. 抑菌止嘔: 黃連除了清熱瀉火,還具有抑菌止嘔的功效。本方主要針對痰熱壅肺,咳嗽氣喘,兼有嘔吐症狀。黃連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肺部炎症,同時止嘔止渴,緩解患者不適。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中加入竹茹,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化痰: 竹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嘔的作用。對於本方所針對的熱痰壅盛所致的咳嗽、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竹茹能有效地清熱化痰,緩解病症。
  2. 和胃降逆: 竹茹還能和胃降逆,止嘔止呃。對於熱痰阻塞胃氣,導致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竹茹能有效地緩解這些不適,促進胃氣下降,恢復胃腸功能。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中包含橘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 和胃降逆: 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對於胃氣上逆、嘔吐呃逆等症狀,橘皮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 疏肝解鬱: 橘皮入肝經,能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滿等不適。

在方劑中,橘皮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兩大原因:

  1. 降逆止嘔: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功。方中以黃連清熱瀉火,竹茹清熱化痰,橘皮理氣疏肝,共同作用於胃部,容易導致胃氣上逆而出現嘔吐。半夏加入其中,可降胃氣,止嘔吐,平衡藥效,使整體方劑更具效力。
  2. 燥濕化痰:半夏還有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以黃連苦寒,橘皮辛涼,可能導致脾胃寒濕積聚,加重嘔吐症狀。半夏加入其中,可以燥濕化痰,溫化脾胃,減輕寒濕對胃部的影響,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三段古文內容,可見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主要針對熱氣深伏所致的嘔逆症狀。

  • 《溫熱經緯》中,王士雄明確指出此方是從橘皮竹茹湯變化而來,去除了生薑的溫性及甘草的甘性,加入了黃連的苦寒之性,目的是為了「降諸逆衝上之火」。半夏的辛開之性則用於「通格拒搏結之氣」。由此可見,此方的主要作用在於清熱降逆,化痰和胃

  • **《溫熱經緯》《臨證指南醫案》**皆提到此方可用於治療「熱氣深伏,煩渴引飲,嘔逆者」,並與「連香飲」並列。雖然「連香飲」的具體組成已佚失,但王士雄推測其以黃連為主藥,進一步佐證了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清熱的功效。

  • 《臨證指南醫案》中雖然僅列出了方名,但其與《溫熱經緯》內容基本一致,皆以「幼兒脾胃受傷,陡變驚搐」起首,並將此方運用於熱證嘔逆,突顯其清熱作用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性。

綜合分析,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

  1.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直折上炎之火熱。
  2. 竹茹:甘寒,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協助黃連清降胃熱,化解痰熱。
  3. 橘皮:辛溫,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協助竹茹理氣和胃,化痰止嘔。
  4. 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辛開苦降,開泄氣機,降逆和胃。

四藥合用,清熱、化痰、降逆、和胃,共奏清降胃熱、化痰止嘔之功。

主治功效:

此方主要針對熱氣深伏引起的嘔逆、煩渴等症。適用於胃熱氣逆、痰熱互結所導致的嘔吐、呃逆、心煩口渴等症狀。

總結: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是一個清熱化痰、降逆止嘔的有效方劑,其通過苦寒的黃連清降胃熱,配合竹茹、橘皮、半夏化痰和胃,達到治療熱性嘔逆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 出處:《溫熱經緯·三時伏氣外感篇》。 組成:黃連、竹茹、橘皮、半夏。 主治:幼兒脾胃失傷,嘔逆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