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屑丸

YU XI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7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4%
脾經 25%
胃經 18%
膀胱經 7%
肝經 7%
大腸經 7%
肺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玉屑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玉屑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內盛、胸膈痞悶、嘔吐呃逆等症狀,而半夏可以降逆氣,止嘔吐,緩解胸膈不適。
  2. 化痰止咳: 半夏還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玉屑丸中常配伍其他化痰藥物,如瓜蔞仁、枳殼等,半夏與之合用,可以加強化痰止咳的效果,改善痰多咳嗽的症狀。

因此,玉屑丸中加入半夏,可以發揮其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達到治療痰熱內盛、胸膈痞悶、嘔吐呃逆等症狀的目的。

玉屑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助陽化氣。玉屑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冷痛、腹痛泄瀉等症,生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

二、 和胃止嘔: 生薑還具有和胃止嘔的功效。玉屑丸中常配伍有容易引起嘔吐的藥物,如半夏、蒼朮等,生薑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使藥物更易於被吸收,發揮療效。

玉屑丸方中使用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可有效治療因濕熱蘊結而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
  2. 收斂生肌: 白礬亦有收斂生肌之效,能幫助皮膚傷口癒合,促進組織修復,減輕炎症反應,進一步改善皮膚問題。

因此,白礬在玉屑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治療濕熱蘊結引起的皮膚病,同時也促進傷口癒合。

玉屑丸方劑中包含百部,主要原因有二:

一、潤肺止咳:百部味甘、微苦,性溫,入肺經。其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定喘之效,適用於肺燥咳嗽、痰少咽癢等症。玉屑丸主治小兒百日咳、咳嗽痰稠,百部能有效緩解肺部燥熱,並幫助化解痰液,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二、殺蟲止癢:百部亦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治療蟲積腹痛、皮膚瘙癢等病症。玉屑丸中加入百部,除了針對咳嗽,還可輔助治療因蟲積引起的咳嗽,並減輕皮膚瘙癢的症狀。

主治功效


玉屑丸主治功效分析

玉屑丸,出自《普濟本事方》,主要功效為清腸止血、收斂固澀,主治腸風瀉血,以及臟毒久不止、痔疾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從多個醫書的記載中,玉屑丸的組成及炮製方法略有不同,但主要成分大致包含:

  • 槐根白皮、苦楝根白皮、椿根白皮: 三者皆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殺蟲的功效。此三味藥為主要成分,針對腸風瀉血的病因病機,直達病所,發揮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例如《醫學綱目》記載的「頃年有人下血,幾盈盆,頓爾疲萎,諸藥不效。予曰:此正腸風,令服玉屑丸,三服而愈。」即是運用此三味藥清熱涼血的功效來治療腸風下血。
  • 天南星、半夏: 二者皆能燥濕化痰,其中天南星兼具祛風止痙之效,半夏兼能降逆止嘔。此二味藥在此方中,一方面可以燥濕化痰以助止血,另一方面可能針對部分患者兼有痰濕內阻的症狀。
  • 威靈仙: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在此方中,可協助祛除腸道的風濕之邪,並有助於緩解腹痛等症狀。
  • 寒食麵: 即陳年麵粉,具有收澀止瀉的作用,可加強止血的效果。

綜合各藥的作用,玉屑丸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

  1. 清熱涼血: 槐根、苦楝根、椿根三味藥為主,清瀉腸道濕熱,涼血止血,從根本上解決出血的問題。
  2. 燥濕化痰: 天南星、半夏協助燥濕化痰,清除腸道內的濕濁之邪。
  3. 祛風除濕: 威靈仙祛除腸道風濕,有助於恢復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4. 收斂固澀: 寒食麵具有收斂作用,可加強止血的效果。

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協同作用,玉屑丸能夠有效治療腸風瀉血、臟毒久不止等症狀,達到清腸止血、收斂固澀的目的。而《全國名醫驗案類編》中提到的「欲通大腸之滯,必先開小腸之結」,並用鳳尾草、煨生薑等藥配合玉屑丸治療,則是在此基礎上,結合了疏通小腸、益氣補中之法,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此外,不同醫書中也提到玉屑丸可以治療蟲痔,這可能與方中苦楝根、椿根等具有殺蟲作用有關。

總之,玉屑丸是一個針對腸風瀉血等症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清熱涼血、燥濕化痰、祛風除濕、收斂固澀等多方面的作用,來達到止血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槐根白皮(去粗皮)3兩,苦楝根白皮(去粗皮)3兩,椿根白皮(去粗皮)以上3味,採時春宜早,秋宜晚,取嫩新潤者為妙,細銼,同搗令爛極細,更用後藥一處拌令勻:天南星(生,末)半兩,半夏(生,末)半兩,威靈仙(去土,末)1兩,寒食白麵2兩。
上藥拌令勻,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先用水1盞煎令極熱,次下藥煮,令浮上為度,用煮藥湯下藥,不嚼,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胃腸出血咳嗽腹瀉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玉屑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二○。 組成:半夏1兩(薑制),生薑1兩(炒片子),白礬(枯),百部1兩(醋炙)。 主治:咳嗽涎盛痰壅,咽喉不利。

玉屑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槐根白皮(去粗皮)3兩,苦楝根白皮(去粗皮)3兩,椿根白皮(去粗皮)以上3味,採時春宜早,秋宜晚,取嫩新潤者爲妙,細銼,同搗令爛極細,更用後藥1處拌令勻:天南星(生,末)半兩,半夏(生,末)半兩,威靈仙(去土,末)1兩,寒食白面2兩。 主治:腸風瀉血及臟毒不止,痔疾有頭,生於肛邊如鼠乳,及生瘡痛癢不止,下膿血,冷疼後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