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夏丸

DA BAN XIA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大半夏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主要作用: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善於燥濕化痰,尤其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降逆止嘔: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治療因痰濕阻滯、胃氣上逆引起的噁心嘔吐、眩暈等症狀。

因此,大半夏丸中以半夏為主藥,旨在發揮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針對痰濕阻滯、脾胃不和引起的各種症狀進行治療。

大半夏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和胃降逆: 大半夏丸主治痰飲、嘔吐等症,生薑性溫,能溫中止嘔,降逆止呃,與半夏、生薑等藥物共同作用,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

二、 調和藥性: 半夏性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調和半夏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

主治功效


生薑

  • 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
  •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應用:生薑可單獨煎湯服用,也可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半夏

  • 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
  • 功效: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應用: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也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大半夏丸

  • 組成:半夏、生薑。
  • 主治:咳嗽有痰。
  • 用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 藥理作用:半夏性味辛、溫,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的作用。生薑性味辛、溫,具有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的作用。兩藥合用,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降氣止嘔的功效。

臨牀應用

  • 大半夏丸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有痰的症狀。
  • 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
  • 也可用於治療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咳痰。

注意

  • 大半夏丸性溫燥,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 兒童、老年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薄荷葉半兩,南星半兩,寒水石1兩,白礬1兩,乾薑1兩,半夏1兩,白蛤粉2兩,藿香2錢5分。
化痰。
上為細末,蒸餅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40丸,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咳嗽腹瀉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大半夏丸, 出處:《雞峰》卷十八。 組成: 大半夏丸(《雞峰》卷十八。)出處:《雞峰》卷十八。組成:半夏半斤,生薑半斤。主治:墜痰涎。 。 主治:墜痰涎。

大半夏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六。 組成: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薄荷葉半兩,南星半兩,寒水石1兩,白礬1兩,乾薑1兩,半夏1兩,白蛤粉2兩,藿香2錢5分。 主治:化痰。主治:痰嗽。

大半夏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五。 組成:半夏6兩,桑白皮1兩,生甘草1兩,皂角(捶碎)6兩,生薑(銼碎)6兩,青皮2兩,檳榔2兩,木香2兩,鬱李仁(湯浸,去皮,别研)2兩。 主治:消痰順氣。主治:咳嗽。

大半夏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組成:半夏2兩(爲末,生薑汁作餅,曝乾),木香1錢,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錢,丁香1錢,人參3分,草豆蔻(去皮)3枚,檳榔(銼)3枚。 主治:止逆溫胃。主治:留飲,宿食不消。

大半夏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組成:半夏4兩(湯洗7遍,去滑,焙乾,爲末),生薑(細擦)3兩,蜜3兩,青州棗2兩(别煮取肉,去皮核,同生薑、蜜入銀石器內與半夏末和熬,令稀稠得所),木香半兩,沉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白朮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乾薑(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紅豆蔻半兩。 主治:支飲,膈脘不利,咳嗽喘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