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狸鳩丸方劑中包含羊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肝血:羊肝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補肝血、益肝氣之效。方劑中加入羊肝,旨在補益肝臟,改善肝血不足所致的眩暈、視物模糊等症狀。
- 清熱解毒:羊肝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因肝火上炎引起的口苦、目赤、咽喉腫痛等症狀。方劑中加入羊肝,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清熱解毒,達到更好的療效。
狸鳩丸方中使用細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肺散寒,宣通鼻竅: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宣通鼻竅之效。狸鳩丸主治寒邪客肺,鼻塞流涕等症,細辛可溫肺散寒,使肺氣宣通,鼻竅通暢,緩解鼻塞流涕的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細辛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桂枝等相配伍,可發揮溫陽散寒、宣肺止咳之效,達到治療寒邪客肺、鼻塞流涕的最佳效果。
「狸鳩丸」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痛:防風味辛、性微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防風,可有效祛除體內風邪,緩解因風寒所致的疼痛症狀。
- 疏散表邪:防風兼具疏散表邪的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排除體內寒邪,改善體表寒涼、發熱等症狀,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總之,防風在「狸鳩丸」方劑中起到祛風止痛、疏散表邪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狸鳩丸方劑中含有肉桂,主要原因如下:
- 溫陽散寒: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之效。狸鳩丸主治陽虛寒凝,症見形寒肢冷、腰膝痠軟等,肉桂可溫陽散寒,改善體寒症狀。
- 溫通氣血:肉桂還可溫通氣血,促進血液循環。狸鳩丸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肉桂可助其溫通氣血,改善血液運行不暢,減輕疼痛。
因此,肉桂在狸鳩丸中起到溫陽散寒、溫通氣血的重要作用,與方劑主治症狀相契合。
狸鳩丸中包含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狸鳩丸多用於治療熱病發熱、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而黃連可有效清泄內熱,達到降溫退火的效果。
- 解毒止痛: 黃連對一些毒素有解毒作用,例如濕熱毒、火毒等。狸鳩丸亦常用於治療一些因濕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而黃連能有效解毒消炎,止痛止癢,達到治療效果。
狸鳩丸中包含牡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平肝潛陽:牡蠣味鹹寒,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之效。方中若出現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失眠等症狀,牡蠣可有效抑制肝陽過亢,起到平息肝火、穩定心神的作用。
- 軟堅散結:牡蠣性寒,質地堅硬,入胃經,具有軟堅散結之效。方中若出現瘰癧、癭瘤、乳房腫塊等症狀,牡蠣可有效化解結塊,促進其消散,起到軟堅散結、化痰止咳的作用。
狸鳩丸方劑中加入菊花,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經,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之效。
狸鳩丸多用於治療風熱上攻所致的頭昏腦脹、目赤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菊花清熱解毒,可以有效地去除風熱之邪,緩解症狀,並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故而被納入方劑之中。
狸鳩丸方劑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白蒺藜味苦辛,性微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狸鳩丸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噯氣吞酸等症,而白蒺藜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舒暢氣機,達到止痛的目的。
- 清熱利溼,通絡止痛: 白蒺藜還具有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功效。狸鳩丸中常加入其他清熱利溼的藥物,白蒺藜的加入可以加強藥效,達到清熱解毒、利濕通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狸鳩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狸鳩丸主要針對脾虛濕盛所致的症狀,茯苓可以健脾燥濕,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減少濕氣積聚,從而緩解症狀。
二、利水消腫:茯苓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少水腫。狸鳩丸在治療過程中,若出現水腫等症狀,茯苓可以發揮利水消腫作用,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狸鳩丸方劑中包含瞿麥,主要原因在於其利水通淋之功效。瞿麥味甘性平,入膀胱經,擅長清熱利濕、通淋止痛。方中加入瞿麥,旨在通過其利水通淋作用,幫助排泄體內濕熱,緩解因濕熱蘊結膀胱所致的尿頻、尿痛、尿澀等症狀。同時,瞿麥亦能改善因濕熱阻滯所導致的肝膽濕熱、目赤腫痛等症狀。因此,瞿麥在狸鳩丸方劑中發揮着重要的利水通淋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狸鳩丸中含有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狸鳩丸主治風寒濕痺,肢體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狀,羌活可有效驅散寒邪,解除痺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 疏通經絡,利濕止痛:羌活亦有疏通經絡,利濕止痛的作用。風寒濕痺的病機往往涉及經絡阻滯,濕邪阻遏,羌活可透過疏通經絡,利濕化瘀,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羌活在狸鳩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風寒濕痺引起的各種症狀。
狸鳩丸方劑中包含蔓荊子,主要是因為蔓荊子具有清熱解暑、疏散風熱、明目止痛的功效。
蔓荊子的藥性涼,味辛,入肝、膽經,可清熱解暑,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上擾導致的頭暈目眩、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蔓荊子還具有明目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眼疾。
因此,狸鳩丸方劑中加入蔓荊子,可以起到清熱解暑、疏散風熱、明目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相關病症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狸鳩丸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降火:蕤仁味甘性寒,入肝經,具有滋陰降火、清肝明目之效。方中若出現肝火上炎,或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蕤仁能有效清熱降火,緩解眼部不適。
- 養肝明目:蕤仁還具有養肝明目之功效,能滋養肝腎,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下降、眼乾澀等問題。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可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總之,狸鳩丸中加入蕤仁,不僅能清熱降火,更能滋養肝腎,從而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狸鳩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 「內障、青盲、翳暈,及暫時昏暗,一切眼疾」。
- 內障:指瞳孔內晶體混濁(如白內障),視物模糊。
- 青盲:瞳神外觀無異,但視力漸失(類似視神經萎縮或慢性青光眼)。
- 翳暈:眼前黑影遮擋(如角膜斑翳或玻璃體混濁)。
- 暫時昏暗:短期視力衰退,可能因氣血不暢或肝腎虧虛所致。
此方強調對 慢性、退化性眼病 的治療效果,案例記載陳中立「雙盲數年,服此視物依舊」,顯示其可能改善長期視力損傷。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以 動物藥為君,搭配祛風清熱、滋肝明目之品,整體可分為四大類:
1. 動物藥(補養肝血,明目為君)
- 花鳩(炙):古代認為鳩鳥性溫,能「補肝虛、明目」,類似羊肝之效,屬血肉有情之品。
- 羊肝(炒):以肝補肝,富含維生素A,直補肝血,改善夜盲及乾眼。
2. 祛風清熱藥(散邪通絡)
- 防風、羌活、細辛:辛溫走竄,散頭目風邪,改善眼瞼浮腫或風邪引起的視蒙。
- 黃連:清肝火,治目赤腫痛,抑菌消炎。
- 甘菊花、白蒺藜、決明子:平肝明目,清熱退翳,針對肝火上炎之眼紅澀痛。
3. 滋養退翳藥(調節水晶體與角膜)
- 蕤仁、蔓菁子:養肝陰、潤目燥,傳統用於眼澀淚出。
- 牡蠣:潛陽軟堅,可能針對角膜混濁或睫狀肌痙攣。
- 瞿麥:利水活血,古方用以「去目翳」,推測改善眼內循環。
4. 溫陽利水藥(助氣化上行)
- 肉桂、白茯苓:溫腎陽、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防眼瞼水腫或視物昏花。
三、配伍思路與原理
標本兼治:
- 以動物藥 直補肝血(治本),搭配清熱祛風藥 消除外邪(治標)。
- 如「黃連」清火防羊肝之膩,「肉桂」助陽以化氣行水,平衡寒熱。
氣血並調:
- 「防風、羌活」行氣通絡,改善眼部氣滯(如眼壓高、脹痛);
- 「蔓菁子、蕤仁」滋陰,緩解乾澀,適合久視傷血者。
退翳機理:
- 「決明子、白蒺藜」散風熱翳膜,「牡蠣」軟堅散結,推測針對角膜疤痕或玻璃體混濁。
四、適用證型推測
此方適合 肝腎不足兼風熱上擾 之眼病:
- 肝血虛:視物昏花、夜盲。
- 風熱夾雜:眼紅、畏光、暫時性視力波動。
- 水濕停滯:眼瞼沉重、翳障久不散。
註:古方強調禁忌(房事、五辛等),可能為防耗陰助火,影響藥效積累。
傳統服藥法
花鳩1只(去毛腸嘴足,炙熟),羊肝1具(炒),細辛5兩,防風5兩,肉桂5兩,黃連5兩,牡蠣5兩,甘菊花5兩,白蒺藜5兩,白茯苓4兩,瞿麥4兩,羌活3兩,蔓菁子2升(蒸3炊),蕤仁半升,決明2合。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空心、日午、臨臥以茶酒送下。
忌房事、五辛、蒜、雞、魚、豬。
目盲 楚醫陳中立,雙盲數年,服此視物依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狸鳩丸, 出處:《蘇沈良方》卷七。 組成:花鳩1隻(去毛腸嘴足,炙熟),羊肝1具(炒),細辛5兩,防風5兩,肉桂5兩,黃連5兩,牡蠣5兩,甘菊花5兩,白蒺藜5兩,白茯苓4兩,瞿麥4兩,羌活3兩,蔓菁子2升(蒸3炊),蕤仁半升,決明2合。 主治:內障,青盲,翳暈,及時暫昏暗,一切眼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