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薄荷葉4錢,甘草4錢,巴豆(燈燒存性),盆消各2錢,輕粉2錢,豆豉1兩(慢火炒),五靈脂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溫齏汁送下。續後空咽津3-5次,禁飲食少時,覺咽喉微暖效。心腹急痛,溫酒下2丸,未效再服,得利尤良;帶下,以溫酒下2丸,或大便流利再服。
方中薄荷葉用量原缺,據《普濟方》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應丹, 出處:《雞峰》卷四。 組成:附子大者10個。 主治:腳氣。
神應丹, 出處:《得效》卷五。 組成:砒石1兩,綠豆6錢。 主治:肺氣喘急,晨夕不得睡,不問新久。
神應丹, 出處:《胎産心法》卷中。 組成:蓖麻子7粒(去殼)。 主治:催生。主治:難産,並交骨不開。
神應丹, 出處:《綱目》卷十七引《乾坤秘韫》。 組成:生草烏頭、生天麻(洗)各等分。 主治:一切頑風。
神應丹, 出處:《衛生寶鑑》卷九。 組成:狐肝1具,烏鴉1隻,鴟枭1個,白礬1兩(生),生犀角1兩,野狸1個(去腸肚、皮毛,入新罐內,黃泥固濟,炭火煨令焦黃色)。 主治:諸風,心癇病。
神應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大黃2兩(醋2碗,煮乾,曬),血竭5錢,桃仁5錢,紅花5錢。 主治:婦人經脈不行,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怯,潮熱,胸膈不利,減食多渴,咳嗽,唾稠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