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使者

朱衣使者

ZHU YI SHI ZHE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脾經 23%
心經 15%
大腸經 15%
肺經 15%
腎經 7%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朱衣使者是中醫方劑中的一個特殊配方,其組成中包含砒石,這一成分的使用常常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討論。砒石,即三氧化二砷,歷史上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在古代中醫理論中,砒石被認為具有毒性與療效共存的特性。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砒石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一些熱毒病症,特別是如皰疹、皮膚感染等。

在中醫理論中,藥物的使用並非單一依賴於其化學組成,而是依賴於整體的配伍原則和患者的具體病情。朱衣使者中的砒石,經過合理的配伍,能夠發揮其特定的藥效。在臨牀應用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嚴格把握劑量與使用方法,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因此,朱衣使者的設計不僅反映了歷史上對砒石的認識與應用,也體現了中醫對藥物特性的深刻理解與靈活運用。

朱衣使者方劑中加入綠豆,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朱衣使者方劑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綠豆的清熱解毒之性可以輔助主藥,達到更好的清熱解毒效果。
  2. 護陰生津:綠豆入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利水消腫的功效。朱衣使者方劑中的某些藥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燥性,而綠豆可以滋陰生津,緩解藥物對人體的燥熱之性,起到保護津液的作用。

總之,綠豆在朱衣使者方劑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可以增強清熱解毒功效,同時保護津液,使藥效更佳。

朱衣使者方劑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 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烏髮養顏之功效。朱衣使者方劑常用於治療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頭髮早白等症狀,而黑豆的補腎作用恰好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腎益精的效果。
  2. 利水消腫: 黑豆亦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朱衣使者方劑中常加入一些利水滲濕的藥材,如茯苓、澤瀉等,黑豆的利水作用能與之協同作用,促進水液代謝,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朱衣使者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發瘧不止」,即針對小兒瘧疾反覆發作、難以緩解的情況。古代中醫認為瘧疾多由「瘧邪」或「痰濕瘀滯」所致,而小兒體弱,正氣不足,易受邪擾。此方以砒霜為君藥,攻毒截瘧;綠豆、黑豆為輔,調和毒性;辰砂為衣,安神定驚,共奏止瘧之效。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砒霜(砒半兩,細研)

    • 性味:大熱,大毒,辛酸。
    • 功能:劫痰截瘧,殺蟲攻毒。
    • 原理:砒霜為古代截瘧猛藥,可強行抑制瘧邪發作,尤其適用於頑固瘧疾。因其毒性猛烈,需嚴格控制劑量並配伍緩解藥物。
  2. 綠豆末(1分)

    • 性味:甘寒,無毒。
    • 功能:清熱解毒,解砒霜之毒。
    • 原理:綠豆能緩和砒霜燥熱毒性,保護脾胃,防止過度損傷正氣。
  3. 黑豆末(1分)

    • 性味:甘平,無毒。
    • 功能:補腎利水,活血解毒。
    • 原理:黑豆協同綠豆制衡砒霜毒性,同時補益腎氣,增強小兒抗病能力。
  4. 辰砂(朱砂為衣)

    • 性味:甘微寒,有毒。
    • 功能:安神鎮驚,清心解毒。
    • 原理:瘧疾發作常伴隨煩躁不安,辰砂可鎮靜心神,並藉其紅色外衣(「朱衣」)增強藥效心理暗示。

治療原理

  • 攻毒截瘧:以砒霜直折瘧邪,終止發作。
  • 調和藥性:綠豆、黑豆減毒,確保用藥安全。
  • 標本兼顧:辰砂安神,針對瘧疾伴隨症狀,整體調理。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思路,通過峻藥急截病勢,配伍護正之品以制其偏,反映古代對瘧疾的速效治療策略。

傳統服藥法


砒半兩(細研),綠豆末1分,黑豆末1分。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黍米大,辰砂為衣。
間日發者,於好日夜臨臥時,冷醋水送下2丸。頻日發者,只於當日夜服如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砒石,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朱衣使者,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六。 組成:砒半兩(細研),綠豆末1分,黑豆末1分。 主治:小兒發瘧不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