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綠雲膏中添加沒藥,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和生肌止痛的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在綠雲膏中,沒藥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減輕疼痛,對於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創傷感染等症狀都有良好的療效。此外,沒藥還能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進一步提升綠雲膏的療效。
綠雲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綠雲膏而言,乳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加速傷口癒合。同時,乳香的消腫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傷口疼痛,減少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因此,乳香是綠雲膏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綠雲膏中加入珍珠,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生肌止痛的功效。
珍珠味甘鹹,性寒,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功,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少疼痛。而生肌止痛的作用則有助於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因此,在綠雲膏中加入珍珠,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生肌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外傷感染、燒傷燙傷等病症。
綠雲膏中加入琥珀,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琥珀性味甘、溫,入心、肝經。其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能有效改善因外傷或炎症引起的瘀血腫痛。綠雲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燒傷燙傷等,琥珀的加入可增強其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之效。
- 清熱解毒,止癢生肌: 琥珀亦具有清熱解毒、止癢生肌之效。綠雲膏中加入琥珀,可進一步增強其清熱解毒、止癢生肌的效果,適用於治療溼疹、皮炎、瘡瘍等皮膚病。
綠雲膏中加入松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生肌: 松香性溫燥,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它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滲出,並防止感染。對於外傷、燒傷、燙傷等引起的皮膚損傷,松香能有效幫助傷口修復,減輕疼痛,促進組織再生。
- 消腫止痛: 松香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肌肉疼痛等,松香能透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緩解疼痛。
因此,綠雲膏中加入松香,可以有效改善皮膚損傷,並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綠雲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銅綠,這引起了一定的關注。銅綠又稱為不鏽綠,是由銅在潮濕環境中氧化後形成的化合物,其主要成分為碩銅鹽。銅綠在中醫中被用作外用藥物,主要因其具有抗菌消炎的特性。從古至今,中醫理論強調「藥用其所產」,根據外用藥物的需求,銅綠的藥用價值不容小覷。
使用銅綠的原因主要在於它的安全性及療效,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證明,其對於治療皮膚病、潰瘍及挫傷等有顯著效果。不過,現代醫學對銅綠的成分及其可能的副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尤其是在劑量和使用頻率方面。綠雲膏在傳承和發展中,依然強調著這些天然成分的使用,體現了中醫藥的智慧。
綠雲膏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據古籍記載,其組成中含有象牙成分。象牙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收斂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病變如濕疹、瘡癬等症狀。然而,現代由於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提升及相關法律規範,已禁止使用真正的象牙入藥。
古代醫家將象牙納入綠雲膏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中醫藥物性味歸經理論,認為象牙質地堅韌且性涼,能清熱解毒並促進傷口愈合。此外,中醫講究藥物之間的配伍協同作用,象牙與其他草藥相結合,能夠更好地發揮整體療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然而,在當今社會,為了保護瀕危物種及生態平衡,應杜絕任何形式的非法獵殺與貿易行為。因此,現代製備綠雲膏時,會選擇替代品或去除象牙成分,以符合保育原則同時確保藥物安全有效。
綠雲膏中加入蜂蠟,主要是由於蜂蠟具有以下優點:
- 增稠劑: 蜂蠟能使膏藥質地變得稠密,不易流動,更易於塗抹於患處,並能長時間保持藥效。
- 保護作用: 蜂蠟形成保護膜,能隔絕空氣和水分,防止藥物揮發,同時也能防止外界刺激物接觸患處,加速傷口癒合。
- 滲透性: 蜂蠟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幫助藥物成分深入肌膚,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蜂蠟在綠雲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提升藥效、延長藥效時間,並保護患處。
綠雲膏中加入硼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對於治療皮膚外傷感染、化膿等症狀有明顯效果。
- 收斂乾燥: 硼砂能吸收水分,具有乾燥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擴散。
因此,綠雲膏中加入硼砂,能有效地治療皮膚外傷感染、化膿等症狀,同時促進傷口癒合。
綠雲膏中包含蓖麻子,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消腫止痛: 蓖麻子性溫,具有散瘀消腫、止痛的效果,能有效緩解因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引起的疼痛。
- 潤燥生肌: 蓖麻子油性強,能潤燥生肌,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綠雲膏中添加蓖麻子,能發揮其消腫止痛、潤燥生肌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綠雲膏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綠雲膏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𤺪⿸疒貢頭:又名髮疽,是發生在頭部的一種瘡瘍,特徵為頭部皮下出現白色腫塊,初期可能誤認為跌打損傷,後期會腫大疼痛,潰爛後膿液呈白色,屬於陰寒虛弱之症。綠雲膏可以有效治療𤺪⿸疒貢頭時發時愈的情況,並能拔膿散毒,消腫止痛。
- 瘰癧:即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能伴有潰爛、流膿等症狀。綠雲膏可以配合針刺療法,用於治療瘰癧,特別是潰爛後期,能夠促進膿液排出,幫助傷口癒合。
- 一切瘡毒:包括疔瘡、無名腫毒等各種瘡瘍。綠雲膏具有拔膿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應用於各種瘡瘍的治療,特別是疔瘡已破但膿液未盡的情況。
- 口瘡:包括口舌生瘡、臭氣瘀爛等症狀。綠雲膏中的黃柏、青黛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斂瘡的作用,可以治療口瘡。
- 爛弦風眼:又稱爛眼邊,症狀為眼瞼邊緣紅腫、糜爛、癢痛、多淚,甚至滋生眼蟲。綠雲膏可用於治療爛弦風眼。
- 血疔血出不止:綠雲膏可治蟮拱頭新(可能為"血疔"),凡蟮拱頭髮不愈,並治疔毒初出、膿水不暢,貼之立能呼膿拔毒,消腫定痛。
治療原理
綠雲膏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組成成分的功效來分析:
- 沒藥、乳香:活血化瘀、散寒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散,緩解疼痛。
- 珍珠:滋陰潤燥,可能有助於瘡瘍後期傷口的修復和生肌。
- 琥珀:定驚安神,可能有助於緩解患者因疼痛、腫脹等引起的不適感。
- 松香:通經絡、祛風濕,可能有助於疏通氣血,促進炎症消退。
- 銅綠:殺菌消毒、去腐生肌,是綠雲膏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強效的抗菌作用,可以殺滅瘡瘍局部的病菌,促進腐肉脫落和新肉生長。
- 象牙:補虛益精,可能有助於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 蜂蠟:固表止汗、收斂傷口,有助於保護瘡面,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硼砂:清熱解毒、消炎止癢,可以增強綠雲膏的抗菌消炎作用。
- 蓖麻子:利水消腫、降血脂,同時蓖麻子油在熬製過程中起到了基質和輔助治療的作用。
- 豬膽汁:清熱解毒,與銅綠配伍,可以增強抗菌消炎、去腐生肌的作用。
綜合以上成分的功效,可以看出綠雲膏的治療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抗菌消炎:銅綠、硼砂、豬膽汁等成分具有強效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殺滅瘡瘍局部的病菌,控制感染。
- 拔膿散毒:蓖麻子油、松香、乳香、沒藥等成分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膿液的排出和毒素的消散。
- 消腫止痛:乳香、沒藥、松香等成分可以活血化瘀、散寒行氣、止痛,緩解局部腫脹和疼痛。
- 去腐生肌:銅綠、珍珠等成分可以促進腐肉脫落和新肉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補益扶正:象牙、珍珠等成分可以滋陰補虛,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總之,綠雲膏是一個以外用為主,兼具抗菌消炎、拔膿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補益扶正等多重功效的複方製劑,適用於治療多種瘡瘍性疾病。
傳統服藥法
黃連1錢,大黃1錢,黃芩1錢,玄參1錢,黃柏1錢,木鱉(去殼)1錢。
上細切,用香油1兩同煎焦色,去藥,入淨松香5兩,再煎成膏,濾入水中,扯拔令金色,入銚再熬放溫入後藥:豬膽汁3枚,銅綠3錢(醋浸一宿,綿濾去渣)。
用竹篦帶溫攪勻,然後如常攤貼。兼治瘡口不乾,加乳香、沒藥、輕粉尤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綠雲膏性味辛溫,有毒,不宜長期使用。使用時,應遵醫囑,並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綠雲膏, 出處:《集驗良方》卷六。 組成:沒藥8分,乳香8分,珍珠5分,琥珀5分,片子松香1兩3錢,銅綠1錢5分,象牙5分,黃蠟8分,硼砂5分,蓖麻子50粒。 主治:小兒癖疾,一切瘡毒。
綠雲膏,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黃蠟5錢,白蠟5錢,銅青(研細)5錢,童女發(洗淨)1兩,豬雞冠油1斤。 主治:提膿,去腐生肌。主治:一切瘡毒,紫黑紅腫,痛癢非常,潰爛日久不癒。
綠雲膏,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蓖麻子(去殼)2兩,松香4兩,海藻(炙,研)5錢,崑布(炙,研)5錢,南星(研)5錢,半夏(研)5錢,杏仁5錢,糠青(研)1兩(一方有乳香、沒藥)。 主治:痰核,鱔拱頭。
綠雲膏, 出處:《衛生鴻寶》卷二。 組成:蓖麻子49粒(用麻油3兩,煠枯去蓖麻),松香8兩(用蔥8兩,生薑2兩同煉煮透,去蔥、薑,取香,研),銅綠2兩(研細),豬膽汁(取大者)3枚。 主治:呼膿拔毒,消腫定痛。主治:蟮攻頭;疔毒初出,膿流不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