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定志丸

XIAO DING Z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九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3.7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脾經 22%
肺經 22%
肝經 13%
胃經 9%
腎經 8%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小定志丸中包含水菖蒲,主要是利用其開竅醒神化痰開竅的功效。水菖蒲性溫,味辛,歸心、脾經,具有芳香開竅化濕開竅祛痰開竅的藥理作用。

其開竅醒神之功,能振奮心神醒脾開竅,用於治療心神不寧神志恍惚痰迷心竅等症;而化痰開竅的功效則可以化解痰濁通利竅道,用於治療痰濁蒙竅言語不清昏迷不醒等症。因此,水菖蒲在小定志丸中起到開竅醒神、化痰開竅的關鍵作用。

小定志丸中包含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安神定志:遠志味甘性溫,歸心、肺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智開竅之功效。其藥性平和,可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症狀,有助於穩定心志,增強記憶力。
  2. 通竅開鬱:遠志入心肺經,可通達心竅,開鬱解悶。對於因心氣鬱結、神志不安所導致的胸悶氣短、頭昏腦脹等症狀,遠志能起到疏通氣機、舒緩情緒的作用,幫助恢復心神安寧。

綜上所述,遠志作為小定志丸的組成成分,可發揮安神定志、通竅開鬱的功效,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狀。

小定志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止嘔:生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和胃降逆、止嘔的效果。小定志丸主治心神不安、驚悸怔忡,而心神不寧常伴隨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生薑的加入可以緩解嘔吐,穩定胃氣,有助於心神安定。
  2. 解表散寒:生薑還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可溫中止痛,緩解寒邪引起的胃痛、腹痛。小定志丸部分組成藥物偏寒涼,加入生薑可起到中和寒涼的作用,避免藥性過寒,損傷脾胃。

小定志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因為茯苓具有以下功效:

  1. 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和,入心經,能健脾益氣,寧心安神,有助於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安定心神、改善失眠的效果。
  2. 利水滲濕:茯苓有良好的利水滲濕功效,能去除體內濕氣,使心神安寧,有助於改善因濕邪困脾、心神不寧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

因此,茯苓在小定志丸中發揮著寧心安神、利水滲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

小定志丸中包含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其能緩解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對於小定志丸主治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2. 益氣健脾:茯神同時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心神不寧也有幫助。

因此,茯神在小定志丸中起到安神定志、益氣健脾的雙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小定志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安神定志的功效。

  1. 補氣益血: 人參能補益元氣,改善氣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並能促進血液生成,改善血虛所致的神志恍惚、失眠多夢等症狀。
  2. 安神定志: 人參能滋養心脾,安神定志,改善心神不寧、心煩意亂、失眠健忘等症狀。

因此,人參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因氣血不足、心神不寧所導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主治功效


小定志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與主治病症

小定志丸最早見於宋代陳言所著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其後在《世醫得效方》、《証治準繩》等醫書中也有記載。綜合各家論述,小定志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心氣不足,神志不安: 表現為心神恍惚、多疑善忘、憂愁不樂、情緒不穩、容易受驚、失眠多夢等。
  • 五臟虛損: 指心、肝、脾、肺、腎五臟功能虛弱,導致氣血不足,神失所養。
  • 因驚恐而致的神魂不安: 因受到重大驚嚇或長期處於恐懼狀態,導致心神受損,出現驚悸、膽怯、失眠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小定志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心主神明」、「心藏神」理論。中醫認為,心是人體精神活動的中樞,主宰人的精神、意識、思維等活動。當心氣充足、心血充盈時,則神志清晰、精神安定;反之,若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則會出現神志不清、精神不寧等症狀。

小定志丸由以下藥物組成:

  • 菖蒲: 辛溫芳香,入心、肝經,具有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能夠疏通心竅,祛除痰濁,使神志清明。
  • 遠志: 苦辛溫,入心、腎、肺經,具有寧心安神、祛痰開竅、消癰散結的功效,可以安定心神,交通心腎,並能祛除痰濁,改善記憶力。
  • 茯苓: 甘淡平,入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可以健脾益氣,寧心安神,並能利水除濕,減輕痰濕困阻心竅。
  • 茯神: 為茯苓菌核中間抱有松根的部位,其安神功效更強,專入心經,能補心安神,適用於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
  • 人參: 甘微苦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可以補益心氣,充養心血,增強心臟功能,從而改善神志不安的症狀。
  • 辰砂(硃砂): 甘寒,入心經,具有清心鎮驚、安神解毒的功效,重鎮安神之力較強,可鎮定心神,改善驚悸、失眠等症狀。

綜合以上藥物的功效,小定志丸通過補益心氣、養血安神、開竅化痰、交通心腎等多重作用,達到治療心氣不足、神志不安的目的。

其中,人參大補元氣,特別是補益心氣,為君藥;菖蒲、遠志開竅醒神,化痰安神,共為臣藥;茯苓、茯神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輔助人參增強補益心氣的作用,共為佐藥;辰砂重鎮安神,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補益心氣、安神定志之功。

方劑的演變

在《世醫得效方》中,記載了另一種方劑「開心散」,組成與小定志丸相似,去掉了茯神。這說明在臨床應用中,醫家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原方進行加減變化,以達到更好的療效。例如,「開心散」可能更偏重於開竅化痰,適用於痰濁較重,而心神不安症狀相對較輕的患者。

此外,《世醫得效方》中還記載了「菖蒲益智丸」和「加味茯苓湯」,雖然名稱不同,但都以菖蒲、遠志、茯苓、人參等藥物為基礎,並加入其他藥物以增強特定功效,例如「菖蒲益智丸」加入川牛膝、桔梗、桂心、附子等溫陽藥,增強溫陽通竅之力;「加味茯苓湯」加入半夏、陳皮、益智仁、香附子等理氣化痰藥,增強化痰開竅之力。這些方劑的出現,說明小定志丸的組方思路對後世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總結

小定志丸是一個經典的安神定志方劑,其組方嚴謹,配伍精妙,通過補益心氣、養血安神、開竅化痰、交通心腎等作用,有效治療心氣不足、神志不安等症狀。其組方思路對後世醫家影響深遠,並衍生出多個類似方劑,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安神定志、健脾益氣的功效,適合於心氣不定、五臟不足、憂憂愁愁不樂、忽忽喜忘、朝瘥暮劇、暮癒朝發,及因事有所大驚,夢寐不祥,登高涉險,致神魂不安,驚悸恐怯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頭暈、心悸、失眠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妄想狀態容易健忘

相同名稱方劑


小定志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十。 組成:酸棗仁2錢(去皮,炒),人參2錢(去蘆),白茯神2錢(去木),遠志1錢(去心,水洗,微炒),乳香半錢(别研)。 主治:壓驚邪,止夜啼。主治:嬰孩稟賦不足,心神睡卧不寧,夜啼。

小定志丸, 出處:《三因》卷九。 組成:菖蒲(炒)2兩,遠志(去心,薑汁淹)2兩,茯苓3兩,茯神3兩,人參3兩。 主治:常服益心強志,令人不忘。主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憂愁愁不樂,忽忽喜忘,朝瘥暮劇,暮癒朝發,及因事有所大驚,夢寐不祥,登高涉險,致神魂不安,驚悸恐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