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湯

TI H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二十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8%
心經 13%
腎經 13%
肝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4%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醍醐湯

中藥方劑「醍醐湯」,主治功效是身體諸部虛弱。組成包括:神麴、肉桂、乾薑、甘草、烏梅。

神麴

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其成分含有酵母菌、維生素 B 羣和蛋白水解酵素,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症狀。神麴還含有酶和益生菌,幫助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改善虛羸少氣等症狀,可調和脾胃,益氣健脾,適用於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食減嗜臥、口苦無味等症。神麴的除煩功效,能調節腸道菌羣,平衡陰陽,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緩解壓力和煩悶。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乾薑

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烏梅

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固澀收斂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有助於治療腹瀉和便祕;驅蟲殺蟲是指烏梅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常被用於蛔厥腹痛和嘔吐的治療;生津止渴是指烏梅有生津解渴的功效,可改善口渴煩躁的症狀;止咳平喘是指烏梅有斂肺止咳的功效,可治療咳嗽、哮喘等症狀;止血是指烏梅有止血功效,可治療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止瀉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減少腸道運動,有助於治療腹瀉;止嘔是指烏梅能止嘔,可緩解口乾舌燥、喉嚨痛等症狀,亦可減少嘔吐。

總結

中藥方劑「醍醐湯」,主要成分包括神麴、肉桂、乾薑、甘草、烏梅,具有身體諸部虛弱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神曲2兩,官桂2兩,乾薑(煨)2兩,鹽10兩(炒過),甘草7兩(淨者),烏梅8兩(淨洗,拍碎)。
先將五味焙乾,為細末,後入炒鹽滾合作一處,用新淨瓷罐收。
白湯點下。

方劑組成解釋


神麴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食欲不振、腹脹腹痛等症。肉桂具有溫中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陽氣不足、畏寒肢冷等症。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性胃痛、嘔吐、腹瀉等症。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口乾舌燥等症。烏梅具有生津止渴、收斂固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口渴、咽喉腫痛、大便乾燥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寒、食欲不振、腹脹腹痛等症患者服用。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醍醐湯, 出處:《百一》卷二十。 組成:神曲2兩,官桂2兩,乾薑(煨)2兩,鹽10兩(炒過),甘草7兩(淨者),烏梅8兩(淨洗,拍碎)。 主治:諸虛。

醍醐湯,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卷三引《局方》。 組成: 醍醐湯(《東醫寶鑑·雜病》卷三引《局方》。)出處:《東醫寶鑑·雜病》卷三引《局方》。組成:烏梅肉(另爲末)1斤,草果1兩,縮砂5錢,白檀香5錢,煉蜜5斤。主治:解暑熱,止煩渴。 。 主治:解暑熱,止煩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