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摩膏

SHENG MO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21%
胃經 19%
心經 10%
肝經 10%
膀胱經 6%
小腸經 4%
大腸經 4%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生摩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之效。生摩膏中可能含有性質較烈、容易傷損皮膚的藥物,添加甘草可以緩解其刺激性,使藥物作用更加溫和。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其藥力更好地發揮。例如,甘草可以增強白芷、防風等的祛風止癢作用,提升生摩膏的整體功效。

因此,生摩膏中加入甘草,不僅可以使藥物更加溫和安全,還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生摩膏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生摩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肌膚病症,如風寒溼痹、皮膚瘙癢、麻木疼痛等,而防風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2. 疏風通絡,活血止痛: 防風入肝經、膀胱經,有疏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生摩膏中加入防風,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風寒溼邪引起的肌肉、關節疼痛。

生摩膏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生摩膏多用於治療溼疹、皮炎等皮膚病,而白朮可健脾燥濕,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從根本上改善皮膚溼疹症狀。
  2. 增強藥效: 白朮味甘性溫,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增強藥效,促進藥物吸收,加速病症的治療。例如,白朮與黃芪、當歸等藥材配伍,可增強補氣血、固表止汗的功效,提高生摩膏的治療效果。

「生摩膏」中加入「雷丸」,主要是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止痛: 雷丸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引起的腫痛、膿腫等症狀,雷丸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殺蟲止癢: 雷丸還具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疹、疥瘡、皮膚瘙癢等疾病。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控制皮膚病的蔓延,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雷丸在「生摩膏」中能發揮多方面的功效,起到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生摩膏方劑中添加桔梗,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生摩膏多用於外敷,治療喉嚨腫痛、咽喉炎等症狀,而桔梗的宣肺利咽作用可以緩解炎症,促進痰液排出。
  2. 散結消腫:桔梗還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藥物有效滲透到患處,加速消炎止痛。生摩膏常用於治療局部腫痛、瘀血等問題,桔梗的散結消腫作用可以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生摩膏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主治

根據多部古籍記載,生摩膏主要用於治療新生兒因肌膚幼嫩,感受風邪所致的身體壯熱、手足驚掣等症狀。

藥物組成分析

生摩膏由以下五味藥物組成:

  •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胃、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起到調和諸藥的作用。
  •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起到祛風解表,緩解外感風邪引起的不適。
  • 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起到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
  • 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的功效。在此方中,對於可能出現的咳嗽症狀有所助益。
  • 雷丸:味苦,性寒,有小毒。歸胃、大腸經。具有殺蟲消積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針對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感染,但此藥有毒,用於嬰幼兒需謹慎。

治療原理

綜合上述藥物功效,生摩膏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如下:

  1. 祛風解表:方中防風為君藥,直達病所,祛除侵襲肌表的風邪,解除新生兒因風邪引起的身體壯熱等症狀。
  2. 扶正祛邪:白朮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與防風相配,一扶正,一祛邪,標本兼顧。
  3. 調和諸藥:甘草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新生兒嬌嫩的體質。
  4. 殺蟲消積:雷丸具有殺蟲消積的作用,對於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感染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5. 宣肺止咳:桔梗有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可能出現的咳嗽症狀有所助益。
  6. 外用透達: 古代文獻亦提及此方可以外用,透過按摩方式讓藥效由表及裡,透達經絡,達到固表祛邪的作用。

總結

生摩膏主要針對新生兒感受風邪所致的病症,通過祛風解表、扶正祛邪、調和諸藥等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方中防風為主要祛風藥物,白朮扶助正氣,甘草調和諸藥,桔梗和雷丸則分別針對可能出現的咳嗽和寄生蟲感染。此方的用藥思路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針對病因病機,選用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

傳統服藥法


甘草1兩,防風(去蘆並叉枝)1兩,白朮20銖,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銖。
上(口父)咀。以豬脂肪1斤,煎油入藥,微火上煎之良久,視稠濁得所,膏成,乃去滓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粒,炙手摩兒100遍,寒者更熱,熱者更寒。小兒無病,早起常以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風寒之邪。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生摩膏不宜長期使用,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出現其他不適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生摩膏, 出處:《衛生總微》卷五。 組成:甘草1兩,防風(去蘆并叉枝)1兩,白朮20铢,雷丸2錢半,桔梗(去蘆)20铢。 主治:新生兒肌膚幼弱,爲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手足驚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