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黃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之功效。神黃散主治熱毒壅盛,導致的發熱、口渴、便祕等症,大黃可清熱解毒,促進排泄,起到瀉熱通便的作用。
- 推陳致新: 大黃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加速代謝廢物的功效,有助於清除體內積聚的熱毒,促進機體恢復正常功能。
因此,神黃散中使用大黃,可有效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疾病,並促進機體恢復健康。
神黃散中包含薑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薑黃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薑黃能有效緩解。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薑黃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薑黃能發揮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薑黃在神黃散中發揮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神黃散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溼:黃柏味苦寒,性燥,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之效。神黃散用於治療溼熱下注、小便不利、淋濁、帶下等症,黃柏可有效清除體內溼熱,緩解炎症,促進排泄。
- 止癢殺蟲:黃柏亦有止癢殺蟲的功效,對於溼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陰囊溼疹等,黃柏能起到殺滅寄生蟲、止癢消腫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神黃散中加入白芨,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止血生肌: 白芨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止痛的功效。神黃散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黃稠黏、口乾咽燥等症,而白芨能止咳化痰、潤肺生津,同時也能收斂止血,幫助修復受損的肺部組織,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 清熱解毒: 白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輔助神黃散清熱解毒,緩解因肺熱引起的咳嗽、痰黃等症狀。
白芨在神黃散中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神黃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之效。神黃散以清熱解毒為主,赤芍可輔助清熱涼血,緩解因熱毒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 赤芍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散瘀消腫。神黃散中加入赤芍,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毒素排出,並有助於緩解局部炎症反應。
神黃散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神黃散主治燥熱咳嗽、咽喉腫痛,天花粉可清泄肺熱,消解毒素,緩解咽喉疼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佳療效。
- 利水消腫:天花粉亦具利水消腫之效。神黃散中常配伍其他利水藥,如滑石、車前子等,共同作用於體內水濕,達到利水消腫,緩解咳嗽痰多的症狀。
天花粉在神黃散中發揮着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咳嗽咽痛的效果。
神黃散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神黃散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等症,而紅花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緩解疼痛。同時,紅花還能溫經通絡,有助於打通經絡,改善痺痛症狀,與神黃散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神黃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血之效。神黃散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經行腹痛等症,肉桂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溫腎助陽: 神黃散亦可用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肉桂溫腎助陽,可改善腎陽虛症狀。
因此,神黃散中加入肉桂,可發揮溫陽散寒、溫腎助陽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寒凝血瘀、腎陽虛等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黃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一切熱毒紅腫。
治療原理分析:
基於《慈幼新書》和《外科精義》的記載,神黃散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可從組成藥物的功效進行分析:
- 清熱解毒: 方中以黃柏為主藥,其性寒,味苦,具有強大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同時,大黃也具有通便解毒的作用,協助排出體內的毒素。天花粉清熱解暑,針對熱毒有很好的療效。
- 消腫止痛: 紅花、赤芍皆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姜黃也是活血化瘀、抗發炎的要藥,可舒緩腫脹疼痛。
- 收斂生肌: 白芨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對於患處的修復有所幫助。
從古文記載來看,神黃散的用法包括外敷和內服。外敷主要見於《外科精義》的記載,將藥物研磨成粉末後,用水或蜜水調成糊狀,敷於患處,並用紙覆蓋。這種用法可以直接作用於患處,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慈幼新書》則提及神黃散可與敗毒散等方劑配伍使用,用於治療小兒丹毒。丹毒是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紅腫熱痛,與神黃散的主治相符。書中還提到,神黃散可以外敷治療「赤白遊風」,這是一種皮膚疾病,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色或白色斑塊,遊走不定,由胃中鬱熱所致。神黃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總結:
神黃散以清熱解毒藥物為主,配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的藥物,通過內外合用的方式,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各種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尤其在兒科的應用上,能有效緩解兒童的各種皮膚疾病。
傳統服藥法
黃柏末1斤,黃丹2兩(炒紫色),雄黃1兩(另研)。
上為末,研勻。
每用新水調如糊,敷掃,以小紙花貼,稍乾,以蜜水潤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瀉下作用,陰虛血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黃散,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神黃1斤(搓熱),雄黃5錢,淨硫黃5錢。 主治:發背,陰毒紫黑,平陷不起。
神黃散, 出處:《外科精義》卷下。 組成:黃柏末1斤,黃丹2兩(炒紫色),雄黃1兩(另研)。 主治:一切熱腫,攻焮疼痛。
神黃散, 出處:《慈幼新書》卷七。 組成:大黃1兩2錢,薑黃8錢,黃柏8錢,白及1兩,赤芍7錢,花粉7錢,紅花5錢,肉桂5錢。 主治:定痛內消。主治:一切熱毒紅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