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附丸

JIA WEI XIANG F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7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脾經 15%
心經 15%
肺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7%
腎經 7%
膽經 3%
心包經 3%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香附性辛、苦,味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理肝脾之效。其疏肝解鬱之功,可幫助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脹悶、脘腹脹痛、噯氣吞酸等症狀。
  2. 調理氣血:香附能調理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香附,可發揮其疏肝解鬱、調理氣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肝鬱氣滯、氣血不暢所致的多種病症的目的。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 梔子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方中加入梔子,可有效緩解香附、延胡索等藥材所致的燥熱之弊,避免燥熱傷陰,並增強全方清熱解毒之力,使其更適合於熱毒壅滯之證。
  2. 活血止痛: 梔子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與香附、延胡索等藥材配合,可加強活血化瘀、疏肝解鬱之力,更有效地緩解肝氣鬱結、血瘀不通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等症。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澤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澤蘭味辛、苦,性微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與方中香附、枳殼等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
  2.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澤蘭還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女性經期腹痛、痛經、月經不調等症,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加味香附丸中加入澤蘭,可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更好地治療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病症。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海螵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制酸止痛:海螵蛸性寒,味甘鹹,具有收斂、制酸、止痛的作用。香附丸主治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海螵蛸能緩解胃酸過多,減少對胃部的刺激,起到止痛的作用。
  2. 固澀止瀉:海螵蛸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減少腸道分泌,有助於止瀉。香附丸中部分藥材如香附、枳實等,可能存在一定的瀉下作用,加入海螵蛸能起到緩解瀉下的作用,使藥效更協調。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氣血:香附丸主要針對肝氣鬱結、氣血不暢等症,而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與香附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改善氣血循環,達到疏肝解鬱的效果。

二、改善痛經:當歸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痛經,同時可與香附、川芎等藥材協同作用,緩解經期腹痛、腰痠等症狀。

總之,當歸的加入能有效提升加味香附丸的療效,使其更能全面地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各種病症。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行氣,緩解疼痛: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香附丸本身以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為主,加入川芎可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更好地緩解肝鬱氣滯所導致的疼痛。
  2. 改善氣血循環,增強療效: 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增強氣血運行,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川芎也能增強香附的疏肝解鬱功效,更有效地改善肝氣鬱結的狀態。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能緩解香附丸治療的肝氣鬱結、氣血不暢所致的疼痛,如脅肋疼痛、腹痛、經行腹痛等。
  2. 調和氣血: 香附丸以疏肝解鬱為主,而白芍可養血柔肝,二者相輔相成,能更好地調和肝脾氣血,使藥效更加和緩、協調。

白芍的加入,使加味香附丸不僅能疏肝解鬱,還能兼顧養血止痛,更能全面調理氣血,提高藥效。

加味香附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血滋陰,調理氣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歸腎、肝經,具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的功效。香附丸主治肝鬱氣滯,而肝鬱往往伴隨血虛,熟地黃可補血滋陰,使氣血調和,更好地緩解肝鬱症狀。
  2. 配合香附,助其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善行氣止痛。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緩解香附行氣的燥烈之性,使藥效更加柔和,同時也能更好地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香附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代醫書的記載,加味香附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倒經: 指經血不從陰道排出,而從它處(如口鼻)排出的病症。
  • 自汗: 指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的症狀。
  • 胎漏下血: 指妊娠期間陰道出血,量少淋漓不斷,或時下時止的病症。

治療原理

加味香附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補血養血、活血化瘀、疏肝理氣、固澀止血的理論。

以下是各成分在方劑中的作用:

  • 香附: 為方中主藥,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功效,特別擅長於治療婦科疾病。通過四種不同的炮製方法(酒浸、米醋浸、童便浸、山梔汁浸),增強了其不同方向的藥效,使其更全面地發揮作用。
  •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 此四味藥組成了經典的補血方劑「四物湯」。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四藥合用,具有強大的補血養血、活血調經的功效。
  • 澤蘭: 活血化瘀,行水消腫,可用於治療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症。在本方中主要協助四物湯活血化瘀,調暢氣血。
  • 海螵蛸: 即烏賊骨,具有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的功效。在本方中主要用於止血,特別是針對倒經和胎漏下血。
  • 梔子: 原方未用,而是用其煎汁炮製香附,取其清熱涼血,行氣止痛之效。

綜合分析:

加味香附丸以四物湯為基礎,補血養血以治本;以香附為主藥,疏肝理氣以調暢氣機;配以澤蘭活血化瘀,海螵蛸收斂止血,梔子炮製增強藥效。全方共奏補血活血、調經止血、疏肝理氣之功。

  • 對於倒經,本方通過補血活血,調暢氣機,引血下行,從而糾正經血逆行的問題。
  • 對於自汗,本方通過補益氣血,調和營衛,從而改善氣血不足、營衛不和所致的自汗。
  • 對於胎漏下血,本方通過補血養血以固胎元,活血化瘀以防瘀血停滯,收斂止血以止漏下,從而達到安胎止血的目的。

總結

加味香附丸是一個以補血活血為基礎,兼顧疏肝理氣和固澀止血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的倒經、自汗和胎漏下血等症。其組方合理,藥效全面,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香附1斤(4兩老酒浸兩宿,炒,搗碎,再焙乾,磨為末;4兩 米醋浸同上;4兩童便浸同上;4兩用山梔4兩 煎濃汁,去渣,入香附浸同上), 澤蘭(淨葉)6兩(酒洗), 海螵蛸6兩(搗稍碎,炒), 當歸4兩(酒洗), 川芎3兩, 白芍藥4兩(酒炒), 懷熟地8兩(搗膏,焙乾)。
種子
上藥各為末,用浮小麥粉酒醋水打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日早、晚服兩次。
忌食萊菔及牛肉、生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止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胃腸出血酒渣癬身體容易出汗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胎漏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香附丸, 出處:《準繩·女科》卷四。 組成:香附1斤(4兩老酒浸兩宿,炒,搗碎,再焙乾,磨爲末;4兩米醋浸同上;4兩童便浸同上;4兩用山梔4兩煎濃汁,去渣,入香附浸同上),澤蘭(淨葉)6兩(酒洗),海螵蛸6兩(搗稍碎,炒),當歸4兩(酒洗),川芎3兩,白芍藥4兩(酒炒),懷熟地8兩(搗膏,焙乾)。 主治:種子主治:倒經,自汗,胎漏下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