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胞衣不出」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胞衣不出
胞衣不出,中醫稱為「胞衣不下」,是指產婦分娩後,胎盤和胎膜不能正常排出體外,是一種產後常見的異常情況。
胞衣不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 胎盤附著過緊
- 胎盤過大
- 胎盤早剝
- 子宮收縮乏力
- 產道狹窄
- 產婦體質虛弱
胞衣不出會導致產婦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包括:
- 腹痛
- 陰道出血
- 發熱
- 頭暈
- 噁心嘔吐
- 虛脫
如果胞衣不出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產婦大出血、感染、甚至死亡。
治療胞衣不出,中醫主要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通經排出胞衣為主。常用方劑有:
- 桃仁紅花散
- 益母草膏
- 生化湯
- 通經散
此外,也可以配合針灸、拔罐、艾灸等治療方法。
胞衣不出是一種嚴重的產後併發症,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危及產婦生命。因此,產婦在分娩後一定要密切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任何異常,要立即就醫。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方輿輗》曰:「桃仁承氣湯,治惡露澀滯,臍腹大痛,胎死腹中,胞衣不出,血暈等證亦佳。」」
桃仁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方輿輗》曰:「桃仁承氣湯,治惡露澀滯,臍腹大痛,胎死腹中,胞衣不出,血暈等證亦佳。」」
牛膝散
- 1.《醫方集宜》:「治婦人五六個月胎墜胞衣不出」
- 2.《婦人大全良方》:「治妊娠五、六月墮胎,胞衣不出。」
- 3.《邯鄲遺稿》:「因墮胎,胞衣不出,及胎死腹中,宜牛膝散,或大黃醋熬成膏,為丸,醋湯下。」
- 4.《孕育玄機》:「牛膝散,治胞衣不出,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出,緩則不救。」
失笑散
- 1.《女科撮要》:「家人婦胞衣不出,胸腹脹痛,手不敢近,此瘀血為患,用熱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即並下。」
- 2.《濟世全書》:「一胞衣不下,用雞子清三個,去黃,以酸醋一合和之,啜入口中即下。婦人胞衣不出,胸腹脹疼,手不可近,用失笑散,滾酒調下,惡露、胞衣並下。」
- 3.《校註婦人良方》:「一婦人胞衣不出,胸腹脹痛,手不敢近,用滾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通關散
- 1.《證治摘要》:「通關散,胞衣不出者用此吹鼻中。得嚏即出。血暈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