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暑飲中加入青蒿,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
青蒿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其清熱解暑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暑熱所致的發熱、口渴、頭昏、乏力等症狀。同時,青蒿亦具涼血止血之效,能治療因暑熱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
因此,在清暑飲中加入青蒿,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達到治療暑熱症狀的效果。
清暑飲中加入荷葉,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消腫之功效。
荷葉性味甘涼,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消腫之效。其含有多種揮發油、生物鹼等成分,能有效散發體內熱氣,清熱解暑,並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利濕消腫。
此外,荷葉還具有止血、降血脂等功效,對於暑熱所致的口渴、煩躁、頭暈、食慾不振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因此,清暑飲中加入荷葉,不僅有助於清熱解暑,還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清暑飲」方劑中加入西瓜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暑:西瓜皮性寒,味甘,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之效。在盛夏酷暑之際,人易中暑,西瓜皮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中暑症狀。
二、利水消腫:西瓜皮富含鉀離子,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利尿消腫。中暑後常伴有頭昏腦脹、肢體乏力等症狀,西瓜皮利尿消腫之功效,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清暑飲中加入綠豆,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清熱解暑: 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降溫的功效。夏季炎熱,容易導致暑熱內侵,出現口渴、煩躁、中暑等症狀。綠豆可以清熱解暑,緩解這些不適。
二、利水消腫: 綠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夏季容易出現水腫、濕熱等情況,綠豆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改善濕熱症狀。
因此,清暑飲中加入綠豆,可以發揮其清熱解暑、利水消腫的功效,達到治療暑熱症狀的效果。
清暑飲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所含的綠原酸、木犀草苷等成分,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繁殖,並能促進汗液分泌,幫助散熱解暑。
在清暑飲中,金銀花與其他清熱解暑藥材搭配,能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消暑除煩的效果,尤其適用於暑熱感冒、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清暑飲中加入絲瓜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暑:絲瓜皮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功效。炎熱夏季,人體容易因暑熱而導致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身倦乏力等症狀,絲瓜皮可清熱解暑,緩解這些不適。
- 利水消腫:絲瓜皮富含皁苷和維生素B,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夏季濕熱,容易導致水濕停滯,引起身體浮腫、尿量減少等症狀,絲瓜皮利水消腫,有助於恢復水液代謝的正常。
清暑飲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除煩: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胃經,具有清熱除煩、利尿解暑的功效。夏季暑熱,容易引起心煩、口渴、尿少等症狀,淡竹葉可清泄心火,降解暑熱,緩解上述不適。
2. 生津止渴: 淡竹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能滋陰生津,潤燥止渴。對於暑熱所致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淡竹葉可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清暑飲中包含白扁豆,主要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 清熱解暑: 白扁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消腫的功效。其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能補充人體消耗的能量,緩解暑熱所致的乏力、口渴、食慾不振等症狀。
- 健脾益氣: 白扁豆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止暑熱侵襲。對於暑濕所致的脾胃虛弱、腹瀉等症狀,白扁豆亦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白扁豆在清暑飲中發揮著清熱解暑、健脾益氣的功效,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清暑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清暑飲多以苦寒藥物為主,而甘草性甘,味平,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過度傷脾胃,使藥物更為平和,更易於人體接受。
- 增強療效: 甘草有益氣補脾、解毒生津的功效,能增強藥物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效力,使清暑飲的療效更為顯著。同時,甘草還能緩解苦寒藥物帶來的口苦、胃寒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服藥體驗。
清暑飲中包含滑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味甘淡,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夏季暑熱,易導致體內濕熱內蘊,出現口渴、小便赤澀等症狀,滑石可以清熱利濕,緩解暑熱引起的不適。
- 利水滲濕:滑石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少暑濕對人體的影響。夏季人體容易出汗,但濕氣不易排出,導致身體困重,滑石可以幫助利水滲濕,使身體恢復輕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暑飲」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根據古文記載,「清暑飲」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夏令外感風熱,身無熱而脈數者(痧也)。
- 孕婦盛暑時發熱口渴,神昏體倦,懶食少氣,是傷暑。
治療原理
「清暑飲」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清熱解暑」和「益氣生津」的原則。
清熱解暑:
- 中醫認為,暑為陽邪,易傷津耗氣。暑邪侵襲人體,會導致發熱、口渴、神昏等症狀。
- 「清暑飲」中的青蒿、金銀花、綠豆等藥材都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的暑熱邪氣。
- 荷葉和滑石則可以利尿排濕,有助於將暑熱通過小便排出體外。
益氣生津:
- 暑邪傷人,不僅耗傷津液,還會損傷人體的正氣,導致氣虛、神疲乏力等症狀。
- 古文中雖然沒有完整列出「清暑飲」的全部藥材組成,但從《生生寶錄》中提到的「白條(一錢),白朮(土炒,一錢),黃耆……」可以推測,方劑中可能包含益氣健脾的藥材,如黃耆、白朮等,用於補充因暑熱耗傷的正氣。
- 同時,方劑中的藥材也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補充因暑熱而消耗的津液。
綜合分析
「清暑飲」是一個針對暑熱病症的方劑,通過清熱解暑、益氣生津的藥物組合,達到清除暑邪、恢復正氣、緩解症狀的目的。
從古文中的描述來看,「清暑飲」主要用於治療夏季感受暑熱之邪所引起的病症,尤其適用於身無大熱但脈數(即脈搏跳動較快)的「痧」症,以及孕婦感受暑熱所引起的發熱、口渴、神昏、體倦等症狀。
此外,《重訂溫熱經解》中還記載了一個病例,患者「服後,大汗出不止,胸悶不堪」,診斷為「伏暑」,使用「清暑飲」後,「一劑知,二劑已」,說明此方對於伏暑也有一定的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古文提供的方劑組成並不完整,現代中醫臨床應用時,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論治,並對藥物組成進行加減調整。
傳統服藥法
青蒿露3錢(衝),六一散3錢(包),荷葉邊1圈,西瓜翠衣3錢,綠豆皮1錢半,銀花露5錢(衝),絲瓜皮3錢,淡竹葉1錢半,白扁豆衣1錢半。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暑飲, 出處:《溫熱經解》。 組成:青蒿露3錢(衝),六一散3錢(包),荷葉邊1圈,西瓜翠衣3錢,綠豆皮1錢半,銀花露5錢(衝),絲瓜皮3錢,淡竹葉1錢半,白扁豆衣1錢半。 主治:夏令外感風熱,身無熱而脈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