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湯

BAI Y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三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3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脾經 22%
膀胱經 11%
大腸經 11%
胃經 11%
肝經 11%
心經 11%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白玉湯中包含白朮,乃因其具備多重功效,有助於提升湯劑療效。

首先,白朮性溫味甘,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水濕停滯等症狀。其次,白朮能補氣固表,提升機體抵抗力,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易感風寒、反覆感冒等問題,有顯著療效。

此外,白朮與其他藥材配伍,更能發揮協同作用,例如與茯苓、甘草等藥材合用,可加強利水滲濕、健脾和胃之效。總之,白朮作為白玉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升整體療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白玉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白玉湯以清熱利濕為主,而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除煩之效。其能將體內過多的水分排出,並促進濕邪的代謝,達到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作用。
  2. 健脾利濕:澤瀉還能健脾利濕,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於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水濕停滯所導致的脾胃不和症狀,如腹脹、食慾不振等。

因此,白玉湯中加入澤瀉,不僅能有效利水滲濕,還可健脾利濕,達到整體的療效。

白玉湯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潤腸通便之效。白玉湯多用於治療陰虛燥熱證,肉蓯蓉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燥熱症狀。
  2. 補腎益精:肉蓯蓉為補腎壯陽之要藥,能補腎益精、強筋骨、延年益壽。白玉湯中加入肉蓯蓉,可以增強補腎益精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腎虛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白玉湯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能補血養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白玉湯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

當歸的補血作用,能改善女性血液循環,改善貧血導致的月經不調;其活血化瘀作用,能消散瘀血,緩解痛經症狀;調經止痛則能使月經週期規律,緩解經期不適。

因此,白玉湯中加入當歸,可有效改善女性氣血失調的狀況,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玉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白玉湯」這一中藥方劑見於《千金翼方》及《備急千金要方》,主要由白朚(或白玉)、白朮、澤瀉、肉蓯蓉、當歸五味藥組成。不同古籍中記載的藥物劑量略有差異,煎煮方法亦有用水煮及酒煮之別。

主治功效:

綜合古文內容,「白玉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婦科疾病:

  1. 婦人陰陽過度,玉門疼痛,小便不通: 此為《備急千金要方》中明確記載的主治症狀,指的是因房事過度導致的女性外陰疼痛及排尿困難。
  2. 傷丈夫,苦頭痛欲嘔心悶: 《千金翼方》中提到此方可治療女性因傷及男性(可能是指房事過度導致男性受損,進而影響女性)而出現的頭痛、噁心、心悶等症狀。
  3. 動胎見血,腰痛小腹疼,月水不通,陰中腫痛: 《備急千金要方》中另一處記載此方(藥物組成略有不同,可能是另一變方)可治療動胎先兆出血、腰痛、小腹疼痛、月經不通及外陰腫痛等症狀。

治療原理:

「白玉湯」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組成的中藥功效來分析:

  1. 利水通淋: 方中的白朚和澤瀉均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從而緩解小便不通、陰中腫痛等症狀。澤瀉還能降血脂,可能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 補腎固精: 肉蓯蓉具有補腎壯陽、固精止泄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性功能障礙等問題。在「白玉湯」中,肉蓯蓉可能有助於修復因房事過度導致的腎精虧損,並改善相關症狀。
  3. 活血調經、養血安神: 當歸具有活血調經、養血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有助於調節月經。在「白玉湯」中,當歸可能通過活血化瘀的作用,緩解外陰疼痛、小腹疼痛等症狀,並通過養血安神的作用,改善頭痛、心悶等症狀。
  4. 健脾益氣: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成。在「白玉湯」中,白朮可能通過提升整體氣血水平,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康復。

古方中還有提到以玉同煎,推測玉在方中可能起到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作用。但由於缺乏直接關於玉在方中作用的描述,其確切功效還需進一步研究。

總結:

「白玉湯」是一個以利水通淋、補腎固精、活血調經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方劑,主要針對女性因房事過度或胎動不安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問題。方中各味藥物相互配合,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然而,由於古籍記載的症狀描述較為簡略,且現代醫學對這些疾病的認識與古代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仍需結合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辨證論治,才能更好地發揮「白玉湯」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白玉1兩半, 白朮5兩, 澤瀉2兩, 蓯蓉2兩, 當歸5兩。
上(口父)咀。先以水1鬥,煎玉50沸,去玉納藥,煎取2升,分2次服,相去一炊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益精、通利小便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玉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白玉1兩半,白朮5兩,澤瀉2兩,蓯蓉2兩,當歸5兩。 主治:婦人陰陽過度,玉門疼痛,小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