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勝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源於其兩大功效: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五勝湯以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為主,木香能疏通氣機,解除脾胃氣滯,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
- 燥濕健脾: 五勝湯常用於治療濕熱蘊脾之證,木香兼具燥濕健脾之效,可助其他藥物消除脾胃濕熱,恢復脾胃運化功能,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五勝湯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密陀僧性寒涼,具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可有效抑制濕熱之邪,對於濕熱引起的瘡瘍、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有較好療效。五勝湯作為治療濕熱瘡瘍的常用方劑,使用密陀僧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效果。
- 收斂生肌: 密陀僧亦具收斂生肌作用,可促進潰瘍癒合,防止感染,配合其他藥材,可使瘡瘍更快消退,恢復正常皮膚。
總之,密陀僧在五勝湯中發揮着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多重作用,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濕熱瘡瘍等病症。
五勝湯中加入蟬蛻,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疏風止痙的功效。
蟬蛻為蟬科昆蟲蟬的蛻皮,性寒、味甘,歸肺、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可散風熱、止癢疹,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皮膚瘙癢等症。同時,蟬蛻亦有疏風止痙之效,可治療小兒驚癇、抽搐、痙攣等症,與五勝湯中其他藥材合用,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定驚止痙的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五勝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五勝湯為辛溫燥烈之方,容易傷陰耗氣。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加入甘草能減輕藥物的燥烈之性,保護患者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傷害。
2. 增強療效:甘草能補脾益氣,與五勝湯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能更好地補氣固表;與生薑搭配,能更好地散寒止痛。甘草的加入,使五勝湯的治療效果更加全面,更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勝湯主治功效分析
五勝湯,源自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的《聖濟總錄》,主治「飲食傷肺,吐血并嗽血」。
根據古文記載,五勝湯的組成包含木香、密陀僧、蟬蛻和甘草,搗羅為散,以糯米粥飲調服。
治療原理分析:
五勝湯主治「飲食傷肺」所致的吐血和嗽血,其治療原理可從各味藥物的功效來分析:
- 飲食傷肺: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刺激或生冷油膩之物,容易損傷脾胃,進而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脾胃運化失常,水穀精微不能上輸於肺,反而聚濕生痰,阻滯肺氣,導致肺失宣降,氣機逆亂。肺絡受損,血溢脈外,則出現吐血、嗽血等症。
- 木香: 調氣止痛、健脾消食。木香辛溫香竄,能行氣止痛,調理脾胃氣機,有助於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消除食積,減輕脾胃對肺的負面影響。
- 密陀僧: 殺菌消毒、收斂止血。密陀僧具有收斂止血之效,可直接作用於出血部位,促進止血。對於肺絡受損導致的出血,密陀僧有助於控制出血症狀。
- 蟬蛻: 解熱鎮咳、利尿通便。蟬蛻輕清宣散,能疏散風熱,宣肺止咳。對於肺氣壅滯、肺失宣降導致的咳嗽,蟬蛻有助於宣暢肺氣,緩解咳嗽症狀。其利尿通便之效,亦有助於排出體內濕熱,減輕肺部的負擔。
- 甘草: 和中緩急、潤肺止咳。甘草甘緩和中,能調和諸藥,增強脾胃功能,並緩解因氣機逆亂導致的急迫症狀。其潤肺止咳之效,有助於滋潤肺燥,緩解咳嗽。
綜合而言,五勝湯以木香調理脾胃氣機為君,以密陀僧收斂止血為臣,以蟬蛻宣肺止咳、甘草和中潤肺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和胃、宣肺止咳、收斂止血之功。通過調理脾胃,恢復肺的宣降功能,從而達到治療飲食傷肺所致吐血、嗽血的目的。
總結:
五勝湯的組方精妙,針對飲食傷肺導致的吐血、嗽血,從調理脾胃和肺的功能入手,標本兼顧,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表格歸納:
症狀 | 病機分析 | 藥物作用 |
---|---|---|
飲食傷肺 | 脾胃受損,影響肺的宣發肅降 | 木香健脾消食,甘草和中 |
吐血、嗽血 | 肺絡受損,血溢脈外 | 密陀僧收斂止血 |
咳嗽 | 肺氣壅滯,肺失宣降,或肺燥 | 蟬蛻宣肺止咳,甘草潤肺止咳 |
脾胃運化失常,聚濕生痰,阻滯肺氣,氣機逆亂 | 木香調氣止痛,甘草緩急,蟬蛻利尿通便 |
傳統服藥法
木香半兩,密陀僧半兩,蟬殼(去足)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黃明牛膠兩片(將1片酥炙,1片生銼)。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5分,去滓,食後良久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勝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八。 組成:木香半兩,密陀僧半兩,蟬殼(去足)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黃明牛膠2片(將1片酥炙,1片生銼)。 主治:飲食傷肺,吐血並嗽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