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退甘草湯

蟬退甘草湯

CHAN TUI GAN CAO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極寒 (0.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4%
肝經 19%
脾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5%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蟬蛻甘草湯方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蟬蛻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
  2. 疏散風熱: 蟬蛻可疏散風熱,並能止癢,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疹、麻疹等疾病。

蟬蛻與甘草搭配使用,可增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效果,並可緩解甘草的燥性,使藥性更趨平和。

蟬退甘草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藥性:蟬退性寒涼,若單獨使用容易傷及脾胃,而甘草性甘溫,能調和藥性,緩解蟬退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度寒涼對人體造成損害。
  2. 增強療效:甘草味甘,能調和藥性,使蟬退的功效更加顯著。同時,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解疼痛的功效,與蟬退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綜上所述,甘草在蟬退甘草湯中起著緩解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蟬退甘草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小兒斑瘡」,即小兒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痘瘡等),屬熱性外感病症。古代醫家認為,斑瘡多因外感風熱時邪,內蘊濕熱,發於肌表所致。方中蟬退輕清透散,甘草清熱解毒,兩藥協力使邪從表解,斑疹得透而癒,符合中醫「透邪外出」的治療原則。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析

  1. 蟬退(蟬蛻)

    • 性味甘寒,歸肺、肝經,古代用其「去足」以減緩下行之性,專注於疏風透表。
    • 功效:疏散風熱、透疹止癢、利咽開音。其輕揚之性可助斑疹透發,解除表邪束縛;現代研究亦顯示其具抗過敏、鎮靜作用,可能緩解疹疾引發的皮膚搔癢與煩躁。
    • 用量21個,以量取勝,強化輕透之力,符合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特性,需輕靈藥劑頻服漸消。
  2. 甘草

    • 生用性微寒,清熱解毒兼緩急和中,可制約蟬退潛在的疏散過度,保護脾胃。
    • 與蟬退配伍,一透一清,一散一守,既透邪又不傷正,契合小兒「易傷津液」的體質特點。

邏輯推衍與方義
此方結構簡練,體現「輕可去實」的思想:

  • 透表清熱:蟬退主外散風熱,開腠理以透疹;甘草主內清熱毒,防邪內陷。
  • 標本兼顧:斑瘡為「標」,風熱為「本」,透疹同時清除病因,阻斷病勢發展。
  • 劑型設計:半碗水煎至一小盅,濃縮藥力,頻服(旋旋與服)使藥效持續作用,適合小兒服藥困難的特性。

此方反映古代醫家對小兒疹病的深刻觀察,透疹不需大劑苦寒,而是以輕靈之品順勢導邪,體現中醫「治上焦如羽」的用藥智慧。

傳統服藥法


大蟬退21個(去足),甘草1錢半。
用水半碗,煎至1小盞,旋旋與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蟬退甘草湯,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組成:大蟬退21個(去足),甘草1錢半。 主治:小兒斑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