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一元丹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一元丹中可能含有較為峻猛的藥物,甘草的加入可以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二、補氣益脾: 甘草還具有補氣益脾的功效,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甘草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一元丹」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記載主治「內翳用針朮後,或竹木刺及打撲損傷眼者」,可見其適用於眼部外傷或手術後的修復。古代以針撥法治內障後,易引發局部組織損傷或感染;竹木刺傷或鈍器打撲則可能導致眼部瘀血、紅腫、異物殘留。此方透過外點使用,旨在消炎、生肌、退翳,幫助角膜或結膜創面癒合,防止瘢痕翳障形成。
組成藥物的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水仙根:
性辛寒,具毒,傳統用於癰腫瘡毒。其有效成分(如石蒜鹼)有較強消炎作用,能抑制局部細菌感染,減少針朮後或創傷導致的炎症反應。然其毒性需透過「燒存性」炮製減緩,轉為緩和刺激,促進組織修復。甘草:
甘平緩和,燒存性後增強收斂生肌之效。其甘草酸成分可減輕炎症,配合水仙根拮抗其毒性,並形成保護層覆蓋創面,加速癒合。乳汁調和:
古人用人乳(或動物乳)為基質,富含蛋白質與脂質,能滋潤眼部乾燥創面,同時作為緩釋載體,延長藥物停留時間。乳汁的微涼性亦助清熱。
配伍邏輯:
水仙根以「毒」攻毒,針對外傷感染;甘草調和解毒,緩和水仙根的刺激性;乳汁作為介質,兼顧潤燥與藥效滲透。三者協作,共奏清熱解毒、消腫生肌之效,符合古代對眼部外傷「去腐生新」的治療思路。
科學角度推論:
此方可能透過以下機轉發揮作用:
- 水仙根的抗炎成分抑制細菌滋生,減少術後感染風險。
- 甘草的糖皮質激素樣作用降低組織發炎反應,避免過度瘢痕增生。
- 乳汁中的生長因子或營養成分可能輔助上皮細胞再生。
此方體現了古代「簡效專攻」的用藥思維,針對明確病機(外傷性翳障)組合峻藥與緩藥,以局部用藥直接作用患處,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準則。
傳統服藥法
水仙根、甘草各等分(燒存性)。
上為細末,以乳汁和調。
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一元丹, 出處:《眼科錦囊》卷四。 組成:水仙根、甘草各等分(燒存性)。 主治:內翳用針朮後,或竹木刺及打撲損傷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