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澤丸

潤澤丸

RUN ZE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7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脾經 12%
心包經 12%
小腸經 12%
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潤澤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潤澤丸的組成中常含有其他滋陰潤燥的藥材,若患者因燥熱便祕,大黃可幫助清熱解毒,通利腸道,促進排便,改善便祕症狀。
  2. 清熱解毒:大黃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因熱毒導致的便祕、痔瘡等疾病。在潤澤丸中,大黃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目的。

潤澤丸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之效。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化滯之功效。其可潤滑腸道,促進腸蠕動,有助於排除宿便,改善便祕。此外,黑牽牛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便祕亦有療效。因此,在潤澤丸中加入黑牽牛,可有效地緩解便祕症狀,促進腸道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潤澤丸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潤澤丸主治「遍身熱瘡疥」,意指因濕熱、風毒或血熱鬱滯肌膚所致的全身性瘡瘍、疥癬,常見皮膚紅腫、搔癢、潰爛或滲液等症狀。此類疾患多與內熱熾盛、濕毒外發相關,中醫認為需清熱瀉毒、祛濕通腑以治本。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大黃(1兩)

    • 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 作用:通過瀉下通腑,導瀉體內積熱與濕毒,尤其針對陽明腑實或血分熱毒,從內清除瘡瘍之根源。
  2. 黑牽牛(半生半熟,1兩)

    • 功效:瀉下逐水、消痰通便、殺蟲。
    • 生熟配伍:生用瀉下力猛,熟用較緩而偏祛痰濕。半生半熟取其平衡,既能通利二便以泄熱,又能溫和祛除濕濁,避免過傷正氣。
  3. 天仙子(1兩)

    • 功效:鎮痛止癢、解痙殺蟲(外治多用,內服需謹慎)。
    • 作用:針對皮膚搔癢難忍之症,緩解風濕熱毒所致的瘙癢與疼痛,其毒性亦有抑制蟲毒之效(古代疥瘡常與蟲寄生相關)。
  4. 皂角子為丸

    • 輔助作用:皂角子能潤燥通便、散結消腫,助諸藥通行經絡,並緩和瀉下藥的峻烈之性。

治療原理

此方以「通泄」為核心,結合三藥特性:

  • 清熱瀉毒:大黃、黑牽牛瀉熱通腑,使濕熱從二便而出,減少內熱上攻肌表。
  • 祛濕殺蟲:黑牽牛除濕濁,天仙子抑制蟲毒(古代認為疥瘡與蟲有關)。
  • 止癢緩症:天仙子局部鎮靜,皂角子潤膚散結,標本兼顧。

全方體現「釜底抽薪」之法,通過瀉下體內熱毒,間接解除外在皮膚症狀,契合中醫「治外必本諸內」的理論。

傳統服藥法


大黃1兩,黑牽牛(半生半熟)1兩,天仙子1兩。
上為細末,用皂角子為丸。
每服50-70丸,溫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疥癬單純性疱疹

相同名稱方劑


潤澤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 組成:大黃1兩,黑牽牛(半生半熟)1兩,天仙子1兩。 主治:遍身熱瘡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